第十八章:道不同(一)(3 / 3)

“你沒資格在我麵前提我父親的名字!”張庭雲先時不論受了什麼譏諷,都能一笑置之,可一旦有人侮辱到他父親的頭上,他連半句都難以忍受。

他怒而站起,用手一一指著在座的諸長老道:“當年我爹在外莫名慘死,你們身為當時長老,可曾有一人想過要替他討回公道?!沒有!如今我們正一教日漸衰落,凶手依然逍遙在外,若我不同蕭道成結盟,如何能夠報仇雪恥!”

“這件事…我們身為護教長老確實是失職了。”就連態度剛硬的大長老,此時的語氣也漸漸軟了下來。

大長老見張庭雲已經知曉了真相,便也決定不再隱瞞下去:“當時我、還有你諸位師叔伯確實懷疑師弟乃是被閭山派、梅山派和瑤山派三教掌門陰謀暗害的。可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實力難以同這三教抗衡,是以隻得忍氣吞聲下去。我們之所以騙你,說你父親是被水妖殺死,是為了不讓你背負著深仇大恨活著,更是擔心你私自尋仇死於三教掌門的手中。”

大長老說時、眼中盡是愧意,方才還強硬無比的大長老,此時甚至都不敢看著張庭雲的眼睛。

“我知道…我知道你們沒用,我知道你們騙我!我都知道。”張庭雲冷笑道。他從教主之位上走了下來,徑直來到大長老的跟前,直直盯著他的眼睛,“那眼下明明有大好的機會替父親報仇,你們為何還要如此阻攔!?說啊,說!”

張庭雲扯著大長老的衣襟,發出了連聲質問。

“教主若想替父報仇,可在山中潛心修行,待修行圓滿之時,我們再去找那三個惡人報仇。我一定率諸位長老奮力一戰、萬死不辭。教主天資不凡,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親自將仇敵手刃,又何必一定得求助於蕭道成?”

“親自將仇敵仇刃?….親自….”張庭雲發出陣陣苦笑,心中亦在此時湧起了一陣酸楚,他如何不想憑一己之力,獨自替父報仇,可他現在什麼都沒有了,修為喪盡、功力全失,隻有蕭道成,隻有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能幫助自己實現複仇的遠望!

“你什麼都不知道。”張庭雲盯著大長老的眼睛說道,言語之中盡是苦澀。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一旦修道之人沾染上俗欲,便再也無法回頭了。”大長老不再選擇回避,他開始直視著張庭雲的眼睛說道,“三國之時,諸葛亮乃是百世不遇的玄門奇材,天文地理、陣法術數,無所不通,無所不曉。號稱臥龍,本來得道升仙對他而言不過唾手可及之事。可後來漢昭烈帝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諸葛亮被劉備的仁德和誠心所感動,遂決心放棄修行之路,追隨劉備成就俗世的霸業。後來諸葛亮果然三分天下,位居丞相,可他於召喚東風來火燒曹營、布下八陣圖以退拒陸遜,這些俱是逆天之舉。後來在五丈原上更是設下七星燈意圖延命,最後燈熄人亡,王業凋零。如此奇才,終究因逆天改命而不得善終。教主你的資質比之諸葛亮如何?蕭道成的才能德行比之劉玄德如何?連諸葛亮都無法逆天而行,教主你真的要因為俗欲、因為複仇而舍卻長生麼?”

大長老把手搭在張庭雲的肩上,他說話之時不再咄咄逼人,反而是近乎乞求,他眼睛中的無奈比之張庭雲更甚。

大長老在入教之前曾是一名貴家公子,後來家族幾經沉浮,他才終於意識到塵世的榮華富貴、愛恨離愁不過是鏡花水月,唯有那大道不廢。

是以他決不允許仇恨和欲望汙染了正一教這快清淨之地。

“父親一輩子潛心修道,最後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張庭雲的聲音竟忽而有些哽咽了,他把大長老布滿褶皺的手從自己肩頭上緩緩放下。

“若天道如此不公,我選擇走我自己的路。”

張庭雲的聲音像是在訣別一般,大長老聽後,深陷的眼眶之中亦緩緩落下了數點濁淚。

“師弟,布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