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羅天大醮(二)(1 / 2)

蕭道成仔細看去,隻見那本古書上寫著“西川秘典”這四個大字,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出異常。

“就這一本破書?何以竟比得過列土封侯、加官晉爵?”蕭道成心中暗生疑問,他實在是不懂這一本書中又能藏有什麼玄奧,為何能叫那些平日裏隱居在深山之中的修道者紛紛下山,蜂擁而至。可當他看到張庭雲那副成竹在胸、自信滿懷的模樣之時,心知張庭雲言語之中絕無半點虛妄,便也隻好權且信了他此番言語。

蕭道成此時此刻,唯一不解的便是那張庭雲的真正用心。

“這張庭雲他既已被封為國師,興複正一的願望也已達成,為何卻還要勸我召開這羅天大醮、聚集各門各派的奇人異士於國都?他就不怕有人會取代他的位置麼?”蕭道成心中暗自疑惑,一邊思忖一邊觀察著張庭雲的臉色,許久之後,才以一副玩笑的口吻道:“張天師,若真召開羅天大醮,那這國師之位.....到時候恐怕就得拱手讓於他人咯。”

張庭雲聽出這玩笑之中的試探,也跟著笑了笑道:“微臣自信普天之下,還沒幾個同道中人能勝得過我。況且國師之位,能者居之。若有人修為比我更勝一籌,那麼由他來輔佐陛下的王道,亦是國家之幸、萬民之幸!”

張庭雲的回答無懈可擊,蕭道成聽後頓時便擊節大笑起來:“張天師實乃真國士、大豪傑!鮑子遺風,今乃見於卿也!天師且將玄門之中各大教派的教主姓名、道場所在等詳略信息,一一報予中書省,待我與朝臣議定過後,自會傳令下去、籌備羅天大醮。”

張庭雲笑了笑,他此番入朝的目的已是完全達到了,便欣然領命,將玄門之中各大教派的信息一一送至中書省。

玄門乃是清淨之地,許多教派之所以將道場安置在深山老林中,一是為了借助山川之中的自然靈氣來促進修煉,另一層用意便是為了遠離紅塵,戒斷俗欲,專心修道。

是以許多教派雖然在道門之中聲名赫赫,但他們的道場卻都極為隱匿難尋,不為外人所知。

譬如那蜀山劍派,乃是天下第一劍派,可這“蜀山”指的到底是蜀地的那一座,不僅是世俗之人不知,便是修道中人,也往往不知其所在。

又譬如這葛玄創立的靈寶派,靈寶派作為現今的玄門第一大派,其本山乃是閣皂山,但其道場卻不局限於閣皂一山,而是遍布於三山五嶽之中,飄渺難尋,外人要想訪求靈寶派的蹤跡,可謂是難如登天....

許多教派苦心孤詣想要遠離世俗、不被人知。可眼下張庭雲卻僅用一紙文書,便將其暴露在朝堂之上了。

蕭道成決策神速,在他收到張庭雲呈上文書的次日過後,詔令便已擬好,朝廷傳令諸郡、廣貼告示,同時派去無數使臣尋訪境內的深山險壑、去延請諸教掌教前去建康參加羅天大醮。

可像靈寶派、樓觀派這樣的玄門正宗一聽到這所謂的羅天大醮乃是由正一教和朝廷協力舉辦的,便覺名不正言不順,皆是表示不願涉足凡塵、婉言謝絕了使臣的請求。

不知不覺大半年過去了,蕭道成動用無數人力物力,最終同意前來參加醮典的,也隻有閭山教、瑤山教、魯班教、虎門令派、六壬教、華光教、金花教、法令門此八教而已,皆是異端法教,無一玄門正宗。

蕭道成望著使者呈送上來的諸教名冊,不禁勃然大怒。他自稱帝以來,天下無不對其俯首貼耳、唯命是從,卻沒想到自己竟連這些山野閑人都差遣不動。

和蕭道成大為不同,張庭雲在看到應邀赴會的名冊之時,心中卻是一陣大喜。尤其是在他看到閭山教和瑤山教這兩個名字之時,心中澎拜的殺意和無盡的嗜血之欲仿佛隨時都要狂湧而出。

此番重開羅天大醮,他本來就沒想著那些名門大派會前來建康,那些玄門正宗平日裏皆是清修正道、恪守教規。一來不願與朝廷扯上牽連,二來也不至於會覬覦這本《西川秘典》,是以定然不會理會這什麼羅天大醮。

但對於異端法教來說,不論是國師之名、還是《西川秘典》,對他們的吸引都是極其巨大的。

他們因為不得三清親授正法,在修行之中會有諸多障礙,故而需得不斷借著外力的幫助才能精進修為。

有了國師名分,則可以借助朝廷的人力物力來搜羅天才地寶;有了《西川秘典》,便可以憑借著上麵記載的上古秘術來促進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