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決戰廬山之巔!(一)(1 / 2)

陶弘景小桑師徒二人離了牛背山後,便徑直往廬山趕去。

初入師門的小桑心中滿是好奇,一路上總有著無數的問題。

“師父師父,聽說廬山上有仙人是嗎?”

“傳聞漢初時有人名為匡俗,曾於此地得道升仙,匡俗號為“廬君”,廬山遂因此得名。如今的廬山有沒有神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廬山有一太虛觀,其觀主陸修靜陸真君雖是尚未飛升,但已經距成仙不遠了。”

“那...師父您和陸真君誰的修為更高一些?”

“自然是陸真君,他雖無仙人之名,但修為之深已經幾可與仙人相匹了,我又怎能比得上。”

小桑聽後似是有些激動,她捂著自己的臉蛋問道:“師父師父,那陸真君能祛治我身上的白蘚,讓我變成正常人的模樣嗎?”

陶弘景聽後不禁替小桑歎了一聲,他雖和小桑說過,她身上的白蘚並非是疾病所致,而是正常的蠶類特征。可他也明白,世間又有哪個少女不在意自己的容顏?

陶弘景不忍叫小桑的希望破滅,便安慰她說道:“陸真君這些年來都在閉關,雖然未必能夠得見。不過待我們登上廬山之後,我還是帶你前往太虛觀走上一遭。他這麼些年來點化過無數隻妖類,你又是心性純良之妖,他若是已經出關,定是不會拒絕你的。”

“什麼是閉關,什麼是出關?”小桑歪著腦袋問道。

“所謂閉關,乃是修行的一種方式。意指關閉心扉,進入忘我之境。閉關修行,短則十天半月,長則三年五載。待將心境煉得靜虛純一,不受外物幹擾之後,便可使修為大增,從而出關結束修行。”

“那...師父,你...你以後也會閉關修行嗎?你閉關了,我怎麼辦?”

陶弘景笑了笑:“放心,我還沒有閉關修行的打算。玄門之中,修行法門有千千萬萬,不同的法門修行的側重點亦不相同,有修心的、有煉氣的、有養性的、有服食的,陸修靜道長修習的乃是心齋法門,以修心為重,所以才需經常閉關,不斷使心境澄澈,與大道交融。是謂“虛其心則至道集於懷也。”我修的並非此道,故也不須太過講求心境空明,若是心上無意沾染了塵垢,將其抹去便是了。”

“嗯、嗯...”小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她又接連問了好多問題,對於每個問題,陶弘景都是一一耐心回答。

本來陶弘景若是在山間踩著鬆竹上下翻飛、乘著長風翩纖而行,最多不過半日便可抵達廬山,可因其需要照顧到小桑的腳力,又得時不時解答她的疑問,故也隻能選擇放緩腳步。

待二人到達廬山山腳之後,已經是第二天正午了。

廬山乃是一方福地,靈氣充沛之所在。陶弘景早就想見識一番,他才方一抵達廬山山腳,便站在入山口的錦繡穀處,迎風而立,準備餐風飲露,乘雲沐雨。

可誰知感受到的不是幽深玄微的清香,反倒是一股極具人間煙火的濁氣撲麵而來。

小桑望著微微愣住的師父,不禁疑問道:“師父,怎麼了?”

“沒什麼,今天的廬山,似乎是有些太熱鬧了...走吧....”陶弘景揚起袖子,站在小桑身前,待將其完全護住之後這才領著她往錦繡穀更深處裏走去。

“穿過錦繡穀,翻越玉川門,登上鐵壁嶺,便可到達廬山之巔——五老峰,五老峰上有座號稱“天下第一瀑”的三疊瀑布。陸真人修行的道宮——太虛觀,傳說就在那座瀑布附近。”

陶弘景一邊向小桑解釋,一邊不停觀望著四周。

他注意到這山穀兩旁,遍布著許許多多的臨時搭建的茶棚、酒肆,還有一些往來的行商販夫。

廬山雖然號稱“仙人之廬”,名揚天下。可畢竟是地處偏遠,不常有人往來,眼下又怎會聚集起如此之多的商人?

陶弘景似是隱隱擦覺到廬山之上可能發生了變故,便不由得加緊了腳步,準備上去一探究竟。

可一名小販卻在此時忽而在路邊彎下腰來,叫住了他:“這位道君,不喝完茶再上山去嗎?”

“喝茶?”陶弘景望著小販那副熱切歡迎的模樣,不禁有些疑上心頭。雖是為了做生意,可也沒必要親自到路上來招攬,更何況,這廬山人煙稀少,為何竟要選在此地來賣茶?

“道君,小人知道你們急著去抓妖怪,可也得喝完茶再走吧。”

“抓妖怪?”

“對啊,不是說前些日子有一隻妖怪跑到廬山來了麼?聽說那妖怪殺了好多禁軍,那些禁軍,四分五裂、死得那叫一個慘咯,若是那妖怪跑到城裏去了,簡直不堪設想。多虧了有張國師,國師大人他聞說此事後,立刻便組織教團、聯合各門各派前來廬山誅此妖孽,如今廬山之中,已進駐了有幾千名道君。”那小販說到這裏,又眯眯眼睛笑了起來,“咱們守在這山腳下,就是等著國師得勝歸來的。”

“國師?...張國師?”陶弘景一聽“國師”之名登時便想到了張庭雲:“是張庭雲....才三年...這麼快他就成為國師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