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決戰廬山之巔!(一)(2 / 2)

“師父,怎麼了?為何師父聽到國師臉色就不對了?”小桑歪著腦袋疑問道。

“沒什麼...”陶弘景不禁啞然失笑。

連小桑都聽說過國師的名號,可他自己卻還對此一無所知。不過這也並不奇怪,在張庭雲一點點野心膨脹、一步步手握重權的這三年裏,陶弘景一直於昆侖道場修行,即便是在出山之後,也是一心急於找尋九黎人的下落,未曾理會過朝廷廟堂之上的權力爭奪和人事變動。

再加上他常在荒山深林中向各種妖類打聽情報,不常往來於人類市鎮之上,消息不通,是以直到這個時候,他才得知張庭雲已經成為了齊國國師。

不過張庭雲成為國師一事,倒也沒有太過出乎陶弘景的意料。他從見到張庭雲的第一眼起,便看準了他是個野心勃勃之人,絕不甘心於隻做個一教之首、絕不甘心率著正一教默默無聞地寂居於龍虎山中。

可野心歸野心,隻要他不行傷天害理之事,陶弘景倒也沒有太過擔心,他擔心的隻是那隻所謂的“妖怪”,要知道,廬山乃陸修靜修行之所在,陸修靜乃玄門宗師,道行深不可測。山中縱是有妖,也定會受其點化,走上正途。

那些為非作歹的妖怪,退避三舍還來不及,又怎麼會跑到廬山中來?這豈不是自投羅網?

陶弘景意識到這其中可能另有隱情,便又望著那商販問了一句:“國師帶人來抓妖,那陸修靜陸真君呢?”

“陸真君?陸真君是誰?小的隻聽說過張國師....”

陶弘景歎了一聲,他知道是問不出個什麼結果了,便準備趕往五老峰去,親自去探明真相。

卻不料在他舉步欲行的同時,再次被那小販拉住了。

陶弘景正準備揮手掙脫,那小販跟著便捧上一碗熱茶遞到了陶弘景眼前。

陶弘景隻得無奈地笑道:“多謝,我...我沒有錢。”

“道君,您這說的是什麼話。我朱鐵柱受了國師那麼大的恩德無處報答,如今道君跟著國師來上山降妖。我的良心又沒被狗吃,怎能收你的錢!”

“恩德?”陶弘景再次疑惑了,“什麼恩德?”

“那可太多了,自國師輔政之後,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過了。小人在建康東郊有二十來畝田地,往年每年都得交上絲絹三五匹、租米十餘槲。可如今每年繳的田租、丁稅連往年的一半都不到。”

“真是沒想到....他什麼時候如此體恤百姓了...”陶弘景不停在心中暗暗驚歎,卻又說不上來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

他並不知道,因為禁絕佛教、收繳寺產的緣故,如今的國庫已是貫朽粟陳、充盈至極,而尋常百姓的賦稅,也得以一減再減。

“還有還有....國師每年都會派出一些弟子前去民間醫治百姓頑疾,去年我背上生疽,就是正一教門人用符水給治好的!”

那名為朱鐵柱的小販一邊說著,一邊轉過身去掀起衣服,把背上的傷口展示給陶弘景看,“我這條命就是國師給的,眼下道君您幫著國師去打妖怪,您說我再要收您錢,豈非連畜生都不如?你看這周圍這麼多人,好多都是從建康跑到廬山,迎接國師降妖歸來的...叫...什麼來著,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小販說完止不住地傻笑,陶弘景見盛情難卻,便也接過茶杯飲下了那杯茶水,而後便又帶著小桑往山穀深處走去了。

他一邊走在前麵探路,一邊同時向小桑詢問道:“從方才那人那番話看來,國師似乎頗受百姓的愛戴啊...是這樣的麼?”

“嗯....別的地方不敢說,不過我在的村子裏確實許多人都感念國師的恩德,因為賦稅減了許多。而且國師將天下劃分為好多個教治,每個教治每年都會派出一些道官去往民間,教導百姓識字念經,替他們醫治病症。許多路口處都會設立“義舍”,是專門用來接濟窮人的...”

“教治...義舍...原來如此...”陶弘景心中暗道,“他是想效法祖製,效法祖天師張道陵,在全國各地建立教區、聚集教徒......”

“怎麼了,師父?為什麼一直問國師的事?”

“沒什麼....我原以為我已經很了解他了,如今看來,還是把他想得太簡單了。”陶弘景皺了皺眉頭,“真是個叫人捉摸不透的人呐。”

他說完之後,又開始在心中沉思起來:“也不知道蕭衍那傻小子有沒有提防著他...唉,他那麼傻乎乎的,張庭雲若是想對付他,隻怕他是要被玩弄於股掌之中...”

“咦?師父您認識國師大人嗎?”小桑見師父一提到國師,臉色就變得有些凝重,遂不由得問道。

“認識,老相識了....”陶弘景淡淡地笑了笑,他指著遠處位於山巔之上的五老峰,輕聲說道:“走吧,他應當就在那兒,我們去拜會拜會國師大人。”

陶弘景說完後,便又再次上路了,他並沒有循著大道上山,而是帶著小桑另尋了一處隱秘的小路,在林葉和灌叢中悄然穿行,直往五老峰上潛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