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瘴氣之穀(八)(1 / 2)

“刑天?”小桑聽著這個名字有些摸不著頭腦,顯然,她還並不知道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含義。

“刑天乃是上古魔神之一...所謂魔神,便是指墮入魔道、與天命相爭的邪惡神明。傳說他巨斧一揮便可劈開長空,大盾一擊就能震碎山河。”

陶弘景愈是說下去表情便愈是凝重:“刑天曾經是炎帝的舊部,是炎帝麾下最精銳、最強大的戰士。後來炎帝與黃帝決戰與阪泉之野展開決戰,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初時炎帝以火神祝融為先鋒,以戰神刑天為中軍,將黃帝困在軒轅城中長達三年之久。可後來黃帝卻不知如何破了祝融的烈火炎陽術,又繞過了刑天的千殺萬劫陣,直入敵後,將炎帝生擒。炎帝因此戰敗,戰敗後炎帝的部落並入軒轅黃帝的部落當中,二族結成聯盟,稱為華夏族,也就是我們的祖先...可是...刑天卻在大戰之後銷聲匿跡。”

“是...是敗逃了麼?”

“不,刑天是戰神,他或許會敗、會死,但絕不會逃。他銷聲匿跡並非是在逃避,而是因為他不願歸附黃帝...他在等待著時機...”

“什麼時機?”

陶弘景皺了皺眉,他沒有直接回答小桑的問題,而是繼續講述著那段遙遠的曆史:“炎黃聯盟成立不久後,在炎帝原先的領地內,忽然之間崛起了一個新的部落,這個部落的名字就叫做九黎族。”

“九黎族?”小桑自幼生活在偏僻的山村中,對於那段數千年前的曆史並不清楚,陶弘景每說一句,她都有許多不解之處。

“九黎族你可能沒聽說過,但九黎族的首領你一定知道。”陶弘景頓了頓,“他們的首領,叫做蚩尤...”

“蚩尤!!竟是他?”小桑縱然再是見識有限,也不可能未聽說過蚩尤。即便是在數千年過後,蚩尤這個名字,對於普通人而言,依舊是象征著殺戮、殘暴和恐怖。

“是的,蚩尤,魔尊蚩尤。上古之時,民心淳樸,人人都敬天順命。而蚩尤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公然與天命相抗的,自蚩尤之後,世間悖逆天命者層出不窮,因此先例由蚩尤所開,故蚩尤被為魔尊、萬魔之祖。”

陶弘景說到這裏忽然停了下來,像是在思考著什麼,好一會兒才繼續說道:“當時天命已歸於黃帝,女媧立黃帝為人王,三清亦將黃帝封為五方天帝之首,地位僅次於遠古諸神以及三清教祖,黃帝恩澤四海、德披九州,八荒之內一切生靈皆順服於黃帝,可蚩尤卻不服於黃帝的統治,他率眾反叛,與黃帝戰於涿鹿之野,而刑天,也在此時重新出現在戰場之上...”

“他...他是幫...蚩尤的嗎?”

“是的,刑天再度複出,為的便是幫助蚩尤來對抗黃帝,甚至不僅是刑天,還有誇父、共工....他們或為炎帝的昔日舊部、或為炎帝曾經的盟友,都一同興兵助蚩尤反抗黃帝,在涿鹿之野發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陶弘景講到這裏,緩了口氣,準備繼續說下去,可小桑卻忽然打斷了他:“有些不對啊師父,你說黃帝天命所歸,恩澤四海,可為何炎帝的舊部都紛紛反抗他呢?連炎帝都歸順黃帝與之結成聯盟了,為什麼他的部下反倒是寧死不降?”

“這我就不知道了...太久遠的事了...”陶弘景搖了搖頭、又皺了皺眉:“也許...這其中,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吧...”

陶弘景頓了頓,繼續開始講述:“這場涿鹿之戰甚至比那場阪泉大戰還要慘烈無數倍,整個神州大地的生靈,死傷過半;偌大的九州之境,都淪為了一片焦土。一開始黃帝在蚩尤等魔神的猛攻之下節節潰敗,可黃帝畢竟是當時眾望所歸的天命之子,三界內的強者紛紛歸附於他,縱然蚩尤有刑天、誇父、屏翳、飛廉等魔神相助,終歸是難敵悠悠天命。最終蚩尤戰死於涿鹿之野,其部眾與盟友亦紛紛潰敗,唯獨刑天卻仍是戰至最後一刻,據說當時涿鹿戰場已經是屍積成山、血流漂杵,可刑天仍不願降,他孤身一人衝入黃帝陣中,與黃帝死戰了三天三夜之後終為黃帝所殺,他的頭顱被斬斷、屍身則葬於常羊山中,常羊山乃是傳說中的地名,至今都沒人知道這常羊山到底在什麼地方。”

陶弘景一口氣說完這一大段之後,看了看小桑的反應,隻見她的臉上依舊是充滿了疑惑,小桑她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又向陶弘景問道:“照這麼說來,刑天應當是死了才對,為什麼那些人還繼續崇拜他,還說什麼通過戰鬥給刑天送上獻禮,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擔心的也正是這個...”陶弘景皺著眉頭,說出了他心中的隱憂,“也許他...並未真正死去。”

“頭都被砍了...還沒死嗎?”小桑瞪大了眼睛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