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壁畫色彩單調、線條粗糙,顯然非是出自名家之手,而是遠古之時的先民所留下的。畫中繪有許多頭上長角的人,其中以一個左手提斧、右手執盾的戰士最為引人注目,他正率領著部眾將一座城池團團圍住,城池之中許多人彷徨無助地縮稱一團,這些人頭上並未長角,身材比之城外那些人也顯得極為羸弱瘦小,顯然是華夏人的祖先。
“這畫難道是說刑天率眾包圍黃帝的軒轅城麼?”陶弘景沉思一番後暗暗想道。
傳說刑天曾為炎帝大將,炎黃阪泉大戰之中,便是由刑天衝鋒陷陣、身先士卒,將黃帝及其子民圍困於軒轅城中。
這壁畫所繪正暗合了那段遙遠的上古傳說。
然而陶弘景接下來看到的,卻與傳說中的事跡對不上了。
隻見軒轅城中一個頭戴冠冕、身著道袍的中年人,正跪在一處祭壇之前,在祭壇上方的雲彩之上,正屹立著幾位神人,不過從他們的衣著和氣質看來,不像是遠古諸神,倒像是如今廣受世人崇敬的道教神仙。
而在這祭壇之下,則埋藏著一條巨大的長蛇,雖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但從它那扭曲的身形來看,這條大蛇似是正陷入極大的痛苦之中....
“這...這又是什麼意思?”
陶弘景愣了一愣,他準備順著壁畫繼續看下去,卻發現中間的幾幅壁畫已經因為年代久遠而看不清了,陶弘景隻得選擇跳過。接下來的幾幅壁畫中,則是火光衝天、屍橫遍野...軒轅黃帝最終獲得了這場大戰的勝利。
如傳說所述,阪泉之戰結束後,戰火並未平息,自遙遠的西方緩緩走來一人,他身上沐浴著鮮血,眼中噴射著怒火,模樣看上去威嚴至極。
“蚩尤...”陶弘景隻看了一眼便猜到了此人就是那魔尊蚩尤,可他卻並不顯得殘忍凶暴,更不像後世所傳的那般乃是邪惡的化身,壁畫中的蚩尤倒儼然是一副救世主、大英雄的姿態。
陶弘景對此並不意外,畢竟,蚩尤乃是九黎人的領袖,他們在壁畫中對其加以美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他不明白的是,這蚩尤到底是什麼來曆,又為何要起兵反抗黃帝的統治...
他本欲在這壁畫中看個究竟,可因為壁畫缺失了許多,他並未能從中了解到更多關於蚩尤的信息,隻得繼續看下去。
接下來的壁畫便講述了蚩尤招兵買馬、四處征戰的過程,在接二連三的血戰當中,黃帝麾下許多大將都被蚩尤所斬殺;而蚩尤身邊的部眾也越來越多。
到最後,凝聚在蚩尤身旁的一共有九人。這其中,就包括先前壁畫中的刑天...除了勇冠三軍的刑天之外,其餘諸人皆是麵目怪異,不似常人,一個身軀如山,一個形似獼猴,一個人麵鳥身,一人長滿觸手...
至於其餘四人,因為壁畫損壞的緣故,要麼隻隱隱約約露出個輪廓,要麼身體四肢隱去了大半,總之,陶弘景已經是難以辨其形象了。
蚩尤將這九人盡數集結之後,接下來便爆發了那場驚天動地的涿鹿之戰,可惜大戰的細節已經看不清楚了。
陶弘景隻能看到,蚩尤包括他身邊的九名大將,一個接一個地倒了下去。黃帝腳踏在蚩尤的屍體之上,宣布戰亂平定、天下歸心。
然而正在此時,在一片屍山血海中,緩緩爬起一人,正是戰神刑天,他操弄著大盾、舞動著巨斧,孤身一人向著黃帝軍中殺去,黃帝帳下強者如雲,應龍、旱魃、大鴻、常先等大將俱是紛紛在列,可竟無一人能夠擋此戰神之勇。
刑天在亂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很快便衝殺至黃帝眼前,接下來的七八幅壁畫都是講述刑天與黃帝交戰的過程。
開始之時,刑天與黃帝尚且戰得難分上下,可三五幅畫過後,不知為何,畫中的天色背景忽而大變,黃帝有如天助,反觀刑天,卻是越來越力不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