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古神之末裔(五)(1 / 2)

“你有什麼想知道的就問吧,我會一一解答。”族長毫不猶豫地答道,陶弘景如今已經是插翅難逃,族長她完全不需要去擔心本族的機密外泄。

陶弘景見族長已經允諾,便也幹脆直截了當地問了:“前輩是九黎族人,我聽說九黎族乃是由蚩尤統領的部族,為何你們信奉的卻是戰神刑天?”

“九黎族,沒錯,我們確實是九黎族人...但準確的來說,乃是九黎族刑天部...”

“九黎族刑天部?”

“是的,九黎族隻是一個統稱,並非是指單一部族,而是由九個部落結成的聯盟。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風俗,差異巨大,不可一概而論。九部之中,每個部落都有各自崇拜的主神,我們刑天部信仰的主神,便是那英勇無畏的戰神刑天...”

陶弘景一開始還以為這裏便是九黎族的老巢,此時聽族長一說,才知九黎族共有九部,這刑天部不過隻是其中之一,一個刑天部就已在凡界難尋敵手,更何況還有其餘八部。到時候怕是玄門當中的所有修道者聯起手來都無法與之抗衡。

陶弘景越想越覺心憂,可仍是將其隱在了心裏,隻裝出一副好奇的模樣問道:“你們既然奉刑天大君為主神,那...那蚩尤呢?”

“蚩尤大君,是九黎族九隻部落的共主,正是在蚩尤大君的領導和號召下,我們與其餘八隻部落才結成了聯盟。隻不過...我們這一隻部落世世代代便尊刑天大君為主神,雖然刑天大君甘願歸於蚩尤大君帳下、為其出生入死,但我們最崇敬、最的神,依然是最勇猛、最強大的刑天大君。”

“原來如此...”陶弘景聽到這裏,已經是完全明白了,蚩尤召集各部族的主神起兵對抗黃帝,各部主神又各自帶著自己的子民結成九黎同盟,雖然名義上蚩尤乃是九族的至高領袖,但各族的子民仍是保留著先前的習俗。

便是蕭衍這般對上古傳說不甚了解之人,也聽懂了大半,他望著陶弘景問道:“這麼說來,這九黎族倒是有上古之風,蚩尤像是周天子,而九黎各部,則為列國諸侯。天子雖為列國宗主,但列國亦有著一定的自治權,封地內的人事興廢、秉文經武皆從於諸侯號令、不受天子管轄。隻是在戰時諸侯才需派兵協從天子作戰,弘景,是這個意思麼?”

“這麼說倒也沒錯,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莫不如如此,直到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之後,這才將天下大權盡攬於天子一人之手。這九黎族既是數千年前的部族,自然亦是合先王之道。”

陶弘景向蕭衍解釋完畢,可誰知其話音方落,族長就怒道:“什麼先王之道!別把我們的部族和你們華夏人那些勾心鬥角的肮髒事聯係到一起。我們九黎諸部是為了崇高之願而結成聯盟,又豈像你們一般是為了爭權奪利?”

族長口中的“崇高之願”自然指的是推翻黃帝的統治,其實,陶弘景心中一直是有些疑惑,他不明白,為何蚩尤還有古時的諸神對黃帝的統治如此不滿,竟不惜攪動天下,也要與黃帝拚個你死我活。

如今距離當年的涿鹿之戰,已經過了數千年,可這些九黎族的後人卻仍然是一心想著殺光黃帝的子民,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仇恨,竟至於過了幾千年仍然未能消弭?

陶弘景猶豫一番過後,終於是發問了:“晚輩駑鈍,實在是不知前輩的先祖與我們的先祖到底是有什麼過節?就算是再大的仇恨,到了現在,也該放下了...”

陶弘景一邊追問,一邊勸說,這些九黎人各個皆是驍勇善戰,單是一個刑天部,便足以在人間掀起一陣腥風血雨,若是與之正麵相抗,陶弘景實在是不知能有幾分勝算。唯有說服他們斷了心中的執念,才是上上之策。

是以陶弘景雖不抱太大希望,但為了不讓天下生靈塗炭,終究還是決定試上一試。

可九黎族傳承數千年的祖訓、他們世世代代的夙願,又怎能被陶弘景這短短一句話給輕易否定。

族長想也不想便回應道:“你們華夏人有何資格勸我們停手?!當年可是你們華夏人的先祖黃帝率先挑起紛爭的!當時炎帝統禦九州,四方歸心,天下太平。是黃帝他發起叛亂,用陰謀詭計擊敗了炎帝,叫天下再次陷入動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