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漸亮,整座紫禁城顯得清晰起來,這座世界上最雄偉的宮殿在晨曦中展現著它的東方魅力。
午門前廣場,百官和勳貴分列兩旁。他們頭上帶著烏紗帽,身戴重孝,腰間係著一條黑色的犀角帶,這一套便是標準的斬縗服。
剛剛景陽鍾動靜不小,不僅是在職的官員聞訊而來,一些退休在京的官員或閑賦在家的勳貴都前來奔喪,正在這裏嚎啕大哭。
“皇上!皇上啊!”
跪在這裏的官員宛如是死了父母般,一聲聲的悲切之聲傳起,眼淚溢滿了臉頰,甚至有人的鼻涕流進了嘴巴裏。
倒不全是在這裏賣力演出,一些官員深受忠君思想的影響,像當年獄中的海瑞得知嘉靖的死訊便是大哭了一場。
盡管隆慶不能算是一個明君,甚至他過度沉迷酒色都可以稱作“昏君”,但在這個君父深入人心的時代,很多官員此時此刻是真的傷心了。
一個年老的禮部官員竟然哭得昏了過去,主持秩序的鴻臚寺官員查看情況後,隻好安排人員將這個人抬回家中。
“四位閣老因何未至?”
“剛剛我打探到消息,他們四位都被召入宮了!”
“我打聽到翰林學士王希烈亦被召進去了,這會不會橫生枝節!”
“放心好了,隻要林閣老進去了,誰都掀不起風浪,必定是由皇嫡繼承大統!”
……
朱衡等官員倒是冷靜很多,他們的心裏始終掂記著皇位的事情,先是打探四位閣老的去向,而後馬森顯得十分自信地說道。
經過這麼多年的相處,他們對於林晧然擁有著絕對的信任,相信林晧然一定能夠扼殺一切變量,將皇嫡子推上皇位。
或許正是林晧然的這種能力,而今誰都不再拿林晧然的年紀和資曆說事,已然都擁立林晧然作為他們的領袖。
十月底的清晨透著寒意,特別地麵顯得冰冷。
跪在這裏的文武百官最初都是嚎啕大哭,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裏的哭聲明顯小了很多,甚至一些官員偷偷地蹲著。
不知過了多久,午門終於有了動靜。
卻見左側的掖門突然打開,同樣身披孝服的郭樸等四位閣臣從裏麵走出來,郭樸和林晧然並列走出,後麵跟著的正是陳以勤和張居正。
雖然朱元璋時期便已經廢相,隻是經曆了嘉靖和隆慶兩個特殊時期,內閣卻是借機成為了百官之首。
“嗚……”
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看到四位閣臣從裏麵走了出來,哭聲突然變得更加洪亮,明顯有要在這四位重臣麵前賣力表演的嫌疑。
四位閣臣一起走到文武百官麵前,林晧然麵對著這幫刻意將哭聲提高的百官和勳貴,便是沉著臉嗬斥道:“大家肅靜!”
在場的文武百官早已經被郭樸手上的遺詔所吸引,而今聽到林晧然的喝止聲,當即便是紛紛停止了哭聲,顯得好奇地盯著那一份關乎重大的遺詔。
遺詔不僅昭示皇位的歸屬,而且有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官員的命運。
像徐階當年便試圖通過嘉靖遺詔來為嘉靖時期的建言罪臣平反,若不是遭到林晧然等人的阻攔,徐階必定會贏得那些政治投機分子的擁戴。
林晧然看到文武百官已經安靜下來,便是扭頭對著郭樸輕輕地點了點頭。
郭樸先是向大家確定隆慶駕崩的事實,接著便是緬懷大行皇帝雲雲,而後對著文武百官宣讀手中的遺詔。
朕以眇躬,仰紹祖宗鴻業六年於茲,深惟皇考取法堯舜之訓,……方銳意治平,與民休息。今乃複觸夙恙,衄血陡發,憑幾彌留,殆不能起,有負先考顧托之命,朕用盡傷。
皇嫡龍威燕頷,皇威天成,宜嗣皇帝位,勉修令德,親賢納規,講學勤政,寬恤民生,嚴修邊備……皇嫡年幼,由皇後陳氏垂簾聽政,授內閣四卿輔政,宜協心輔佐,遵守祖製,保固皇圖。汝等功在社稷,萬世不泯。
喪禮依舊製,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郡王藩屏為重,不得輙離封域。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地方攸係,不許擅離職守,各止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官土官,俱免進香。布告中外,鹹使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