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郭樸、林晧然、陳以勤和張居正四位輔臣,此時亦是以身作則,顯得規規矩矩地率領百官來到皇極門前的平台上。
林晧然跟郭樸等人站在最前麵,故而能夠看到皇極門前的情況,此時上一級平台上已經設置了寶案和祭壇等。
司禮監的力士五人舉五幅傘蓋,四人舉四幅團扇,在樂曲聲中,由東西兩邊進入皇極門。先是在上方的金台交叉往來,然後由一內使舉華蓋一內使執夾武備二扇進入皇極殿並立於禦座後麵。
“皇上駕到!太後駕到!”
在一陣樂鼓聲中,身穿黃色龍袞服的新君被陳皇後牽著走上了皇極門前的那個祭台。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拜見太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看到新君和陳皇後出現,當即山呼海嘯般地跪拜道。
禮樂停下,鴻臚寺的官員朗聲道:“請新君向上天祈福!”
朱翊鉮按著早前的教導,顯得乖巧地跪在蒲團上,旁邊的禮部官員在此朗誦早已經準備的祭文,最後朱翊鉮再行五拜三叩之禮。
下麵的文官跪在禦道東邊,武官跪在禦道西邊,靜靜地等候著新君祈禱完畢。
隻是麵對著這個年紀三歲的新皇帝,哪怕是再遲鈍的人都知道接下來的大明將迎來虛君時期,而林晧然將會成為建國以來罕見的權臣。
雖然早前都說嚴嵩權勢滔天,隻是嘉靖那是對嚴嵩的寵信,但亦不是沒有任何的約束。反觀現在的林晧然,別說是這年僅三歲的新帝,哪怕垂簾聽政的陳太後亦不可能是這個妖孽的對手。
一念至此,很多文武官員默默地望向最前麵的林晧然,心裏卻是在盤算著該如何才能夠抱上這條粗大腿。
林晧然倒沒有多想,而今並沒有大權在握的喜悅,反而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和壓力。
隆慶在位的時候,他還可以因畏懼皇權而畏手畏腳,隻是現在權力已經重新劃分,卻是完全可以大展拳腳。
華夏的南倭北虜已經得到解決,接下來所要做的便是掃除內部的毒瘤,而後專心於軍事、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即可。
陽光漸漸高起,卻是給這片天地平增了一絲暖意。
朱翊鉮在祈告完畢後,陳皇後便牽著朱翊鉮的粉嫩的小手一起走進皇極門。隻是在下台階的時候,朱翊鉮卻不肯走了,卻是纏著陳皇後抱他。
陳皇後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選擇抱著兒子走向皇極殿。
由於陳皇後已經確定了垂簾聽政的地位,故而皇極殿的格局已經發現改變,後麵增加一張屬於太後垂簾聽政的禦座。
錦衣衛鳴鞭,大漢將軍卷簾。
“百官進!”鴻臚寺官員看到皇上和太後已經在皇極殿就座,當即便是朗聲地道。
由於皇極殿的地方有限,卻不可能一下子容納所有的文武百官,故而官員以官職高低分批進入殿中參拜。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拜見太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郭樸等人當即行五拜三叩大禮,算是真正認可這位新帝和垂簾聽政的太後。
“賞!”升格為太後的陳皇後代新帝恩賜,卻是依照慣例對下麵的官員道。
在京的文武百官在隆慶的喪事中吃了不少苦頭,特別連七日的跪祭儀式極為辛苦,現在總算是得到了一點甜頭。
得益於近些年內閣治理有方,大明財政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此次亦是提升了賞賜標準,讓君臣可謂是皆大歡喜。
禮畢,文武百官退出了皇極殿,而後前往承天門外等候,接下來新帝將會宣讀跟遺詔甚至可以並列的即位詔。
如果說遺詔是老皇帝總結自己做錯了什麼,那麼即位詔的重點是新皇帝打算做什麼,即位詔通常是新帝即位後的治理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