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蒙在鼓裏(1 / 2)

接下來這幾天,錦書再也沒有來看過我們,府上相當多人也將我們姐妹倆當成眼中釘肉中刺,為了替他們大小姐出口氣,雖不敢明目張膽對我們造次,卻於暗中極盡怠慢,毫不留情。

清愁好強,豈有忍氣吞聲的道理,幾次和他們爭起來,差點動手。幸好慕椋及時趕到,才平息了一場接一場的鬧劇。她長這麼大,何時受過這樣的閑氣?現今屢次為了我,和人家爭得頭破血流。

每次她被慕椋帶回來,都心虛地低著頭,不停地向我認錯。

換做以前,我看到她認錯會很欣慰,可是現在,我隻有心疼。一無所有的我再也做不了她的後盾,可她,仍一心一意替我衝鋒陷陣。我隻能輕輕拉過她的手,替她理好衣衫頭發,囑咐她下次不要衝動了。她總是乖巧地點頭,眼裏噙著淚。

她像個孩子一樣懶在我懷裏。

“對不起清愁,都是姐姐不好,讓你受委屈了。”我輕輕摸著她的頭,安慰道。

她抽搭著鼻子,一直搖頭,默默把我抱得更緊了。

麵對這樣的處境,我既愧疚,對錦書,對清愁,還有對慕椋,對自己,就隻有煎熬,不斷告訴自己總會有平靜下來的一天,那是我現在僅存的希望。

不多久,易叔叔和易琛便回來了。

自從上次洛水一役,東路魏軍連連報捷,現已順利拿下柏穀城,準備全麵進攻暉幽關。通往暉幽關的糧道,便是裏梁,如此重要關隘,東秦早已派章少遊鎮守暉幽,章少遊一手提拔的副將孟司祈把守裏梁,嚴防魏軍斷其糧道。魏軍便在這一處,僵持了三倆月,毫無進展。易叔叔此番前去裏梁,就是去探孟司祈的底細,再做打算。

至於是何打算我便不得而知,隻知道他們一回來便把慕椋請過去,足足密談了半日。

眾人皆在屋外等著,待他們出來時,已是黃昏了。

再次見到易叔叔,發現他又蒼老了一些。看著這滿頭銀發,我不禁想起了父親,便覺內心一片溫熱,同時空蕩蕩,說不出的辛酸滋味,沒有父親,我一直覺得自己和清愁都是孤兒。

因為錦書的緣故,我對易叔叔又多了許多愧疚,導致早已想好了的解釋在這一刻遲遲開不了口。

他似乎知道我要說什麼,便先一步向我招手道,“清華,你過來。”

他撇下眾人慢慢踱至一旁,我便跟了過去。

“易叔叔,”我弱弱喊了他,心底一直打鼓。

“什麼都不必說了,我都知道了。”

易叔叔臉上沒有絲毫慍色,一如既往地平和道,“一切你們自己做主便好。”

我咬了咬牙,又感動又羞愧。

他又道,“慕椋跟了我多年,我一直把他當半個兒子。你和清愁是正言的女兒,他如今不在了,我也有責任替他好好照顧你們。”

“清華慚愧。”我低下頭來。

“錦書這孩子,對慕椋的確上心。前些年,我便和慕椋呢,提過幾次,結果他屢屢推諉,我也隻好作罷,待錦書大一些,再說。她自小便要強慣了,所以,不用想我便知這些天,你定受了不少委屈。”

“都是我的錯,她生氣是應該的。”我內疚道。

“她還是個孩子,凡事隻顧自己隨意。你和慕椋,多些擔待,給她點時間,易叔叔也隻有這點要求了。”

雖然我已經想到易叔叔看在我父親的麵兒上應不會對太過苛責我,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給予我無限的寬容與諒解。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言語來表達我內心對他的感激,除了認真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