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蕭不凡(1 / 1)

殷朝末年,天下大亂。

天子昏庸無道,朝堂奸臣輩出,四方揭竿而起。就在餓殍遍野之際,皇帝老兒仍在深宮大院中發出“何不是肉糜”的夢囈。

劍南道,川南道,隴南道三路節度使會軍一處,以“清君側”之名北上,大軍轟轟烈烈,沿途招降各路叛軍,僅三個月便攻陷京郊一帶。

天子痛下“罪己詔”,卻沒保住頭頂的皇冠。由劍南道節度使提議,擁立其第四子即位,改年號“會寧”。其後大力整肅朝堂,戰亂遂歸於平靜。

戰爭雖然結束,國家卻處於百廢待興之際。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得不到補償,每日食不果腹,哀鴻遍野。

蕭家村是清河鎮下屬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村中有八成村民姓“蕭”,因此而得名。

這裏原本有百餘戶人家,雖說不上富裕卻也能自給自足。

戰事初起,青壯的漢子紛紛被抓了壯丁,還有一些離開村莊避禍,隻留下幾十戶老弱病殘苟延殘喘。

蕭不凡大抵在眾人心中屬於“弱”者一類。

他麵容清秀,七八尺的身材算不得矮,卻因營養不良變得瘦骨嶙峋,寬大的儒服穿在身上顯得不倫不類。

十六七的年紀風華正茂,卻身子孱弱,拿不動刀舞不得槍。便是來村中征兵的軍侯,見其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也滿臉嫌棄。正應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三個月前,蕭不凡還是清河鎮裏備受尊崇的舉子。他無需勞作便能從官府定期領取“貢米”,雖然數量不算很多,但勉強夠年邁的老娘和自己兩兄弟食用。

至於老爹,早就在幾年前因病不愈,撒手人寰。

如今官府敗落,知縣老爺為叛軍所殺,“貢米”無處領取,生活一下子變得窘迫起來。

好在幼弟在鎮子裏的藥鋪做長工收入尚可,可以維持一陣,但長久下去不是辦法。

叛亂初定,正是各路牛鬼蛇神現身之時。各路幫會如雨後春筍般複興,吸納閑散人士壯大自身。

蕭不凡站在一處深宅大院前,望著朱紅色的氣派大門,心中再三思量,極不情願地握緊門環敲了下去。

“鐺,鐺,鐺。”

沒過多久,“吱吱呀呀”的開門聲大作,露出一條縫隙。從縫隙中鑽出一個身材魁梧的青袍漢子,謹慎地盯著他,問道:“你找誰?”

蕭不凡抱拳,文鄒鄒道:“小可蕭不凡,應錢幫主之約而來。”

青袍漢子打量了他幾眼:“等著,我去通稟。”

等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朱紅大門四敞大開,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在眾人擁簇中從院落走出,老遠望見蕭不凡,高聲道:“蕭老弟,等煞錢某也!”

此人名叫錢南篆,音諱“錢難賺”,偏偏他身價巨富,短短十幾年時間籠絡錢財無數。

別看他相貌憨厚,實則是手段毒辣的青龍幫幫主,門客弟子不計其數,高手能人輩出。

錢南篆苦於幫中一眾糙漢,無人能替他分憂管理數百人的青龍幫。因此對飽學之士青眼相加,很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