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速度算不上快,但絕對不慢。
遺憾的是,蕭不凡至今一個法術都沒學,也沒有趁手的法器。趁著手頭上的任務所剩不多,他從煉丹室走出,直奔道藏閣。
在雲落宗,所有弟子都可以在道藏閣無償學習三種法術,超過三種便要花費靈石購買。
此外,道藏閣外的空曠廣場上,時常有內門弟子在此傳授修煉心得,為煉氣期弟子解決修煉中的疑惑。
蕭不凡出示腰牌後,順利進入道藏閣。
道藏閣的外觀是一座十幾丈高的石塔,石塔一共有二十多層,分別對應不同的修為階段。以他煉氣三層的修為,隻能在一二層閑逛,沒有權限進入第三層。
蕭不凡首先選定的便是禦劍術。
禦劍術其實應該叫做禦器術,不僅單指飛劍,隻要具備一定靈性的法器都可以操控,極為實用。
他早就對禦劍飛行的修士豔羨不已。恰巧手邊有一本禦劍術在選擇範疇之內,當即毫不猶豫地拿下。
剩餘兩道法術卻讓他犯了難。
蕭不凡對道藏閣內的法術了解不多,隻是偶爾從其他弟子口中得知一二,具體哪個好用哪個不好用無從知曉。挑揀到最後,隻得根據自己的靈根屬性,選擇一本火球術,一本土盾術。
一攻一防,最為妥當。
得到了法術,他急不可耐地在雲落山中找到一處曠地修煉。相比於煉藥,蕭不凡對法術的領悟簡直慘不忍睹。
一本入門級別的禦劍術,花費了一個多月才熟練掌握。而火球術和土盾術,足足修煉了三個月的時間。
法術雖然稍有小成,但其修為卻一直卡在煉氣三層停滯不前。
蕭不凡本想向便宜師傅趙子陵討教,哪知趙某人竟然避而不見,隻派出一名煉氣後期的弟子敷衍,另外送給他一柄雲落宗的製式鋼劍。
這種製式鋼劍是宗門煉器師的練手之作,不但用料苛刻,品質也極其低劣。
此劍倒也能勉強算得上法器,隻不過品質連下品法器也不如。如果非要給出個排名,或許稱之為下下品法器比較合適,僅比俗世中的百煉精鋼劍好上一點。
沒見到趙子陵,蕭不凡絲毫沒有氣餒。他接過飛劍踏在腳底,按照禦劍術中的方法,將靈力注入劍身之中。
飛劍嗖地一聲彈射出去,無影無蹤,再出現時,已在數丈之外。
蕭不凡頓時被驚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禦劍,靈力輸送不均,無法準確控製飛劍的速度,熟悉幾次後才好上很多。
他踏著搖搖晃晃的飛劍,膽戰心驚地飛到道藏閣外。
本打算撞撞運氣,誰知真有修士在此傳道。驚喜交加之際,他匆忙尋到一處空地,不顧地麵上的泥土,撩起袍子盤膝而坐。
傳道的內門弟子叫王鈞,築基初期修為,外貌如同二十出頭的青年,很是年輕。
此人言談頗為風趣,道經術法信手拈來。其他類如符篆,煉器等較為偏僻的法門也有涉獵,顯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飽學之士。
哪怕與自己的修煉毫不相幹,蕭不凡仍然不知不覺聽入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