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循道見狀陰沉著臉,手勢再變。
三息過後,一尊比先前聲勢還要浩大的掌印轟然砸下;與前者不同的是,‘天權印’的速度奇慢無比,卻有一種山崩地裂的驚人氣勢,讓人生出躲無可躲的錯覺。
尤其是此印化成的、孤峰般大小的光團,隱隱流露出幾分王權霸意。
權者,至高至尊之意;王權所至,萬民臣服!
‘天權印’尚未靠近百丈,蕭不凡便生出一股就地拜服的異樣情感。
就連手中的‘赤玉毫’,也不由自主發出陣陣清嘯之音,躁動不停。
他急忙袖袍一震,將散落各處的棋子吸於掌心,旋即高高拋起,任由黑白棋子落於陰陽棋盤之上。
“黑陰白陽,陽生陰亡!黑子百六有一,落盤三十;白子百六十整,落盤十五。黑多而白少,此術當亡;蕭某依‘太平之術’斷,此印,無效!”
話音剛落,‘天權印’在幾百丈的高空發出‘轟隆隆’的聲響;幾個眨眼的功夫四分五裂,在裴循道瞠目結舌的眼神中,當場消散。
與此同時,蕭不凡捂著胸口,喉嚨蠕動幾許,‘噗’地一聲噴出大口鮮血,麵色一下子變得煞白。
動用‘太平道術’,並非沒有代價。
此術超越‘法術’、到達‘道術’的層次後,縱然威力倍增,但使用的代價也是不菲。
歸根結底,‘道術’不是為化神修士所創,隻有修煉到‘渡劫’境界,才可操縱自如;而若想隨心所欲使用‘道術’,達到舉手投足、道隨心動的境界,則需修煉至‘涅槃期’。
整個星月界,‘涅盤期’老怪不會超過十人!
當年蕭不凡以元嬰修為使用‘太平道術’,充其量隻能算借用天地之力,而非操縱;威力雖較之真正的‘天平道術’弱得可憐,但對付元嬰修士綽綽有餘,反噬也很微小。
這樣的運用仿佛,遠遠發揮不出‘道術’的未能;隻能借用其中高深的禦靈之法,使威力較之其他法術強上一些。
這種情況自他踏入化神期,可以自如溝通天地之後,變得大不相同。
天地之地,何等磅礴,化神修士對天地之力的運用,隻是皮毛,遭到反噬也就不足為奇了。
隻是蕭不凡沒有想到,以‘太平道術’之威,竟然與‘璿璣七印’兩兩抵消。
這其中固然是因為自身修為低下,難以發揮‘太平道術’真正的威力;更多的是對此術領悟不夠,未曾精通。
另一邊,裴循道的臉色亦是蒼白無比。
他本打算動用‘璿璣七印’的第二印‘天璿’和第三印‘天璣’,再以第四印‘天權’結束戰局。
哪料‘天璿印’連對方衣角都沒碰到,於是一狠心,幹脆跳過第三印‘天璣’,直接祭出“天權印”。
如今‘天權印’莫名其妙消散,唯有動用最後的‘玉衡’、‘開陽’和‘搖光’三印,方有擊敗對手的可能。
這三印中隨便祭出一印,幾乎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裴循道深知丹田中的法力已剩得不多,若強行結印,很有可能遭到靈力反噬,落個兩敗俱傷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