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自然界儲藏豐富且分布較廣的礦物之一,用途廣泛,使用曆史源遠流長。
在李流光前世的曆史記載中,鐵器的使用最早可源自公元前1510年~公元前1310年左右,而到戰國至東漢初年便開始普遍起來,成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金屬。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不僅代表著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更是加速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
這一世,因著術士的出現,鐵石的使用不僅局限於日常生活,更是術士重要的實驗材料之一。
也因此,比起李流光熟悉的前世,這個世界對鐵石的需求更大。哪怕有術士借助聖域的力量不斷四處開采鐵石,鐵石的需求及供給之間的矛盾依然十分嚴重。甚至因為鐵石的稀缺而影響到了聖域不少術士的實驗進展。
道這裏,程彥中來了興致,召喚伺候的仆從將其行李中編號38的箱子內的物品送了過來。
和後世女人出行需要帶齊從化妝品到衣服鞋子,從慣用的水杯到貼身的床單被罩等諸多物品一樣,術士的出行也往往同輕車簡從無關。
——慣用的生活物品,伺候的貼心仆從,研究需要整理的資料、得其寵愛的弟子,甚至是喜歡的收藏等等。這些人、物的存在,共同構建了術士舒適生活的基礎,是確保術士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心情愉悅的重要條件之一。
作為術士中的佼佼者,程彥中自然也是如此。
哪怕考慮到飛空艇有限的空間,考慮到同行的其他兩名術士,考慮到李流光的存在本身就會帶給他巨大的愉悅,他已經有意識地控製了行李的數量,但學徒們依然為他收拾出了大大的、從編號一排到編號五十澳各式箱子。這還不包括他慣用的幾名仆從和喜歡的兩名弟子。
當然,作為自在溺愛中長大的李流光和統治階級出身的沈傾墨,兩人都沒有意識到“程彥中行李太多”這個問題。隻是對程彥中口中的38號箱子內的物品充滿了期待。
很快,程彥中要求的物品被仆從心翼翼捧了上來。
那是一個被塗抹成了藍『色』的玉石圓球,一根細長的玉柱從圓球的中心穿過,將其固定在墨『色』的長條玉石上。程彥中招手把李流光及沈傾墨喊至身邊,似教導又似考校,指著圓球問:“你們可知這是什麼?”
李流光:“……”
如果他沒有看錯,展現在他麵前的是一個術士版“地球儀”。塗滿了藍『色』粉末的玉石圓球上麵高低起伏不平,象征著森林和沙漠的地方分別用閃耀的綠『色』粉末和金『色』粉末代替。細長的玉柱打磨圓潤而『色』澤內斂,同底座的墨『色』長條玉石渾然一體,看不出絲毫拚接的痕跡。
先不圓球上麵標示的地形同他記憶中是否一樣,單論製作,這個地球儀算得上是李流光見過最奢華、漂亮的地球儀,沒有之一。
心中略作猶豫,李流光很快點點頭,表示自個認識眼前之物。
見他認出星儀,程彥中眉頭微挑,對李流光老師的評價又好了一分。要知道星儀並不是常見的術士物品,除了研究相關方麵的術士,少有其他人會對這些感興趣。李流光能認出星儀,教導他的老師也算是盡心。
這樣的話……他把視線投向沈傾墨,做好了解釋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