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煙雨舊事(1 / 2)

“魚兒,魚兒---”蓮兒姐一聲聲的催促聲,打破了魚娃子的美夢,還在流著哈拉的他,卻不得不告別自己的糖葫蘆,從夢中醒來。

揉揉惺忪的眼睛,魚娃子從被窩裏探出腦袋來,看看窗外,微微亮,上學堂的時辰到了。

於是,匆匆穿上衣服,打開房門。蓮兒姐早在門口等候,手裏還端著臉盆。

“懶貓,早該起床了,姐姐手都酸了。”蓮兒有些怒氣,不過顯然她並沒有責怪魚娃子的意思。

自從母親給魚娃子找來書院的老先生後,這魚娃跟變了一個人一樣。如今規矩了不少,回到家裏就知道看書,隔壁夥伴叫他出去玩耍,也很少出門,一門心思關在屋裏看書。也不再是那個整在莊裏惹是生非,胡作非為,到處惹禍的主兒。

有一中午,蓮兒給魚兒端飯,看到他還坐在書桌前,晃著腦袋咿呀得讀個沒完,不禁偷笑起來,笑著問:“書有那麼好嗎,飯都不吃嗎?別成書呆子了。”

魚兒抬起頭,看著蓮兒姐,一本正經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能當飯吃?”蓮兒笑了起來,魚兒知道他不過蓮兒姐,低下頭,繼續讀起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蓮兒知道,這娃子讀書的時候不喜歡別人打擾,便把食物放在了客廳的桌子上,走出去關上房門,走過窗戶的時候,偷偷看看西廂房書桌前看書的魚兒,一臉微笑,一路跑去前院母親的房間。

此時,蓮兒已經幫魚兒收拾好被褥,點上蠟燭,然後站在魚兒旁邊,細細打量著七歲的魚兒。母親量身定做的青衫,甚是合身,一張稚嫩的娃娃臉,濃濃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像極了----。

蓮兒有些出神,正在洗臉的魚兒似乎有所察覺,側著頭看下蓮兒,扮起鬼臉,伸出舌頭,笑著:“沒見過我嗎,還瞧?”蓮兒被的有些不好意思,回過神來,連忙:“等下到前院吃些粥,趕緊上學堂去吧。”魚兒知道今日休息,但也不明。既然已起床,就拿起一本厚厚的書本讀起來,隻見上麵清晰的寫著《史記》。

這是煙雨莊一普通的人家,雖家境不算富裕,但卻也顯得與眾不同。房子依山而建,前院東西兩側各兩間廂房,中間是會客廳,平時也是一家吃飯的地方。後院東西兩側被牆隔開,中間一扇圓門。東側一間主房,一間書房,西側有三間房屋,平時大門禁閉,隻有拜祭時,才被打開。

魚兒的時候很好奇,常常扒著大門想一探究竟,然而總被母親支開。後來過年拜祭的時候,才發現正堂上擺放著很多牌位,上麵寫著啥,也看不懂,隻是覺得怪怪的。

於是,好奇心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敬畏。想想莊裏的魚塘,樹枝上唱歌的鳥--這對他來,再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煙雨莊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魚米之鄉。這裏有許多養蠶的農戶,每到收獲季節,許多蘇州,湖州等地的商人就會成群結隊的來到這裏收蠶絲。後來,蘇州一些有眼光的商人索性將作坊搬到此地。慢慢地,這裏就從蘇州紡織業的原材料產地變成了生產基地。

這樣一來,蘇州許多大的錢莊,當鋪等商家也就隨之在此地開設分莊。南來北往的商船,也紛紛來到這個城,這些都給這座城帶來了不的機遇,四周的農戶,佃農,務工的人員也隨之而來。一時間,煙雨莊也成了江南很是富足的城市。

魚兒家就經營著一家中等規模的絲織作坊,雇傭了一些雇工,而且在煙雨莊還開了一家的綢緞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