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1 / 2)

在李如玉原本的想法裏,陳可道沒有這麼大的膽子。自己隻要大著膽子,肯定能夠讓陳可道無法回答。隻要讓他無法回答自己的問題,那麼這個人也就廢了。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自己應該怎麼反駁他?

難道自己,不是這樣的,是因為命在陛下,命在太祖皇帝,所以太祖皇帝才能夠一統下。

這個法得通嗎?

關鍵的問題不在於能不能的通,而在於陛下怎麼想。

如果陛下認同了陳可道,那就是子有功於下,所以上蒼授予子命,統禦萬民。

這好像也沒有什麼,畢竟誰都能的通。而且這裏邊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防止好多人造反,防止他們借了命搞事情。

你得先有大功,然後才能夠得到命的認同。這樣的大功必須是平定戰亂、定鼎下。

可是現在哪有這樣的功勞給你?

大明還沒有亂,還沒有到各地烽煙四起的時候,你想立這樣的功勞都沒有機會。

所以命不在你,命在陛下。你去死吧!

至於耽誤大臣立功,也是一樣的道理。

除非你能夠立下定鼎下的功勞,其他的沒有什麼,唯一一個能夠得到這個理論支持的應該就是曹操他們家。

曹操挾子以令諸侯,他們一家子定鼎下,所以他們是命所歸。

可是那是什麼時候?

那是亂世。所謂亂世比的就是誰拳頭大,即便沒有命所歸又能怎麼樣?曹操一家不還是奪了漢朝的江山?

到了下大亂的時候,有沒有這個命論又能怎麼樣?

陳可道沒有給李如玉話的機會,繼續道:“陛下有命,統禦萬民。於國有功者,陛下依命籌其功勞,這才有了各位國公。朝廷的勳貴,並不是他們生高貴,而是因為他們為國立功。所有人都有這樣為國立功的機會,是以,萬民平等。”

“為將者,為國開疆拓土;為兵者,為國斬將奪旗。子自當籌其功,所以才可以封妻蔭子、恩蔭百代。即便是在現在,為國立功者,陛下自當籌齊功。地位之高低者,於國有功之高低,而非生尊貴。”

“諸位,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如果立功,陛下自當酬勞你們。”

陳可道這句話一出來,李如玉的臉色就更難看了。

倒是台下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神情變得有些古怪。

洛思恭可算是明白了,陳可道應該是服了陛下。

這還真是一個能人。

上酬勞陛下,陛下酬勞萬民,還是的通的。

勳貴們之所以高人一等,並不是因為他們生高貴,而是因為他們於國有功。如果你也想高人一等,那你就去為國立功。

有了這樣的法,勳貴反而會心安理得了。

我們勳貴之所以享受這樣高人一等的待遇,是因為我們為國立功了;你是普通的老百姓,是因為你沒有為國立功。所以我比你高一點,你有什麼不服氣的?你要是不服氣,那你也去為國立功。

與國同休的那些國公們,他們必然會喜歡這樣的法。因為他們沒什麼對手,在這個時代想要封國公,而且還是與國同休的,基本上沒什麼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