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2 / 2)

這個理論也會得到軍方的支持。我們並沒有比文官低多少,我們也不是大老粗,隻不過是我們學的打仗,你們讀書治國而已,大家分工不同罷了。但我們你們都是於國有功、為國辦事,所以我們與你們之間沒有什麼高低貴賤可。

於國有功這樣的理論必然會得到勳貴勳戚以及軍方的支持。即便他們不會表明了站出來支持,但是絕對不會找陳可道的麻煩,而且還會想盡辦法為陳可道站台。

這樣的理論還會得到商人的支持,因為這提高了他們的地位。雖然現在的商人地位也不低,他們基本上已經和士人集團綁定在一起了。

這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士人商人他們經常做買賣。但是商人不一定是士人,他們隻是被士人商人壓著罷了,所以看不到他們出頭。

如果這個於國有功的理論被證實,或者被使用,商人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

此時,所有人再看向陳可道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原本大家以為陳可道隻不過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用了一些歪理邪的話哄弄了皇上。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陳可道的理論真的會顛覆現在的製度。

一旦這個理論被推開,那麼事情就變得糟糕了。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陳可道解決了皇權授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勳貴勳戚高人一等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團結商人普通百姓以及工匠們。

一旦這個理論推開,站在反對派的隻有讀書人,或者隻是一部分讀書人。

因為其他人都是向前了一步,隻有士人被拉下來了。

要知道士農工商本就是士人劃分的。普通百姓沒有反抗的能力,他們甚至連話語權都沒有。武將粗鄙,什麼都不懂,所以應該是士人覺得一切都是我們了算,其他的階級隻要聽話就罷了。

如果真的萬民平等,那麼他們這些生高貴的人怎麼辦?

以功勞分高低貴賤,用來區別地位的高低,這是很容易讓人認同的法。尤其是將領和軍隊,甚至是勳貴勳戚,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有功的人。

讀書人總不能我讀書就是為國立功了,這像玩笑一樣的話。

現場鴉雀無聲。

站在台側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理論可能會得到宮中太監們的支持。

在官場上,權力是一回事,地位又是另外一回事。

太監們本身就是地位低下,為人所瞧不起。

但如果大家都是平等的,那太監自然也是平等的。

以功勞分貴賤,太監又不是不能立功。這樣的理論怎麼會得不到太監的支持?

錦衣衛也一樣,沒必要矮人一頭。我們是為大明立過功的人,我們自然就應該高人一等。

“胡八道!你這是異端,背棄了聖人之道!”李如玉漲紅著臉大聲的嗬斥,神情異常的激動。

台下有不少人開始呼喊。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所以他們在恐懼。

恐懼之後,便開始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