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2 / 2)

既然事情已經應下了,那麼就要開幹了。但是在這之前,自己需要做好一切準備。

餘懋衡要做的準備也很簡單,那就是去找盟友。

正所謂人在江湖,多個朋友多條路。何況自己要幹這麼大的事情,要把自己的退路給留好。如果自己把事情辦了,不能被對方所接納,那麼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餘懋衡不會去找陳可道,因為在餘懋衡看來,陳可道就是個不上台麵的人。

真正的大佬是不會像陳可道這樣的。

其實仔細的分析一下就能看出來了,真正的大佬另有其人,這個人是最近被陛下提拔的,之前也是鬱鬱不得誌,最好還是能夠和陳可道聯係在一起。

那麼這個人是誰?

隻要稍稍的有一些了解就能猜的出來了。看看最近這一段時間被重用的人,再看看他們的履曆,瞬間就能夠找出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徐光啟。

他為什麼在官場上被排擠?很簡單,因為他是焦竑的得意門生。

這個焦竑又是誰?他也是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生平與李贄最為較好。

他認為佛經所,最得孔孟“盡性至命”精義;漢宋諸儒所注,反成糟粕。企圖引佛入儒,調和兩家思想。

萬曆十七年焦竑會試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官翰林院修撰,後曾任南京司業,按照明代官場的慣例,這絕對不是一個狀元該有的官路。

但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那就是因為他被排擠了,被視為異端。

雖然最後的下場沒有像李贄一樣那麼淒慘,但是心中的誌向也是一輩子沒有得到伸張。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弟子徐光啟就更不會得到人提拔了。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沒有人的還能努力幹活。而像徐光啟這樣在朝中被人下絆子的,別提好做官了,根本就沒法做官。

但是在年初的時候,這個人被陛下提拔成了兵部侍郎,負責管理京營,現在又和戚繼光的後人戚金在練兵。

雖然之前徐光啟就是練兵,所以看起來和現在也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餘懋衡不一樣,從自己被提拔,到陳可道講學,再到自己手中的這一份朱童蒙的題本,以及朝中東林黨被打擊,將這些東西綜合起來看,那些事情就很明了了。

陛下這是想要扶持一個新的學派,在朝堂上扶持一批新的臣子。

反對自己的這個學派的,反對陛下政策的臣子,全部都會被幹掉。

在洞悉了這一切之後,剩下的就是站隊的問題了。

自己又沒得選,那就自然要站在陛下想讓自己站著一側。

自己想要出頭,必須要得到一些人的認可。那就是即將起來的心學派的領袖人物,這個人自然不會是陳可道。

在餘懋衡看來,這個人應該是徐光啟。

如果自己得到了他的支持,那麼後路無憂。

回到自己的值班房,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餘懋衡就出了都察院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