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啟試種(1 / 2)

“咱家就是在等大人。”陳洪笑著說道,伸手就將餘懋衡拉到了一邊。

對於陳洪的想法,餘懋衡也不是看不出來。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稍微露一點口風就能夠聞到味道。

餘懋衡當然知道陳洪想幹什麼,但是他卻避開了。

倒不是因為他不想結交陳洪,也不是因為他看不上陳洪。

現在朝中的鬥爭這麼激烈,大臣們你來我往的廝殺,在這個時候在宮裏麵結交一位有權勢的太監,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

可是餘懋衡卻不打算這麼做,他現在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自己就是陛下扔出來的一個爆竹,還沒有到炸的時候。

此時此刻陳洪來找自己,餘懋衡也不知道陳洪要做什麼,不過還是跟著走到了角落裏,靜靜的看著陳洪,等著對方先開口。

“咱家過來,是有些話要交代餘大人。”陳洪笑著說道。

“不知是陛下的意思,還是陳公公的意思?”餘懋衡直接問道。

餘懋衡不是非要這麼問,也不是情商低,是他沒有辦法不問。

如果是陳洪的事情,那麼自己可以拒絕,但如果是陛下的意思,那麼自己就沒有辦法拒絕。

陳洪笑了笑,眯著眼睛說道:“咱家沒有意思。”

聽了這話餘懋衡就懂了,便笑著說道:“請公公賜教。”

“這些日子啊,怕是會有些不太平。餘大人回去好好休養幾天,身子要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讓太醫給調理一下。”陳洪笑著說完這句話之後,對著餘懋衡拱了拱手。

意思很明顯,你這幾天回去老實待著,不論朝廷裏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參與。

餘懋衡瞬間領悟,便笑著說道:“如此,便多謝公公了。”

兩個人的見麵時間很短,也沒說幾句話,基本上像是打了一個招呼,隨後就分開了。

陳洪回了乾清宮,餘懋衡則是出了紫禁城,回到了都察院。

大朝會的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這邊散朝沒多久,那邊消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官場。

對於很多中下層的官員來說,基本上就領悟了幾個意思。

一個消息是工部侍郎趙南星要查工部。如此一來,人心惶惶的就是工部了。

另外一個消息就是大學士韓爌要接手東廠的案子了。

對此有的人抱有樂觀的態度,認為趙南星和韓爌都是自己人,事情會變好;有的人則非常的悲觀,覺得這一次怕是要有大事情發生了。

官場上各種各樣的想法都有,但是具體的情況還要看事情的發展,所以大家也都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此時此刻,乾清宮。

朱由校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徐光啟,笑著說道:“看愛卿的神色,頗有幾分神采飛揚的意思。看來這些日子,愛卿過得不錯。”

徐光啟向前走了一步,麵帶感激的說道:“都是陛下的恩德。”

看了一眼徐光啟,朱由校擺了擺手,“這種話就不用說了。朕今日找愛卿來,主要是想問一問那邊的事情,練兵練的怎麼樣了?”

事實上那邊練兵練得怎麼樣了,朱由校一直都有關注。即便不問徐光啟,他的心裏麵也非常的清楚。

可是有些事情你得知道了也要裝不知道,要給自己的手下表現的機會,不能逼都讓你裝完了。

聽到朱由校問這個,徐光啟的臉上頓時飛揚了起來。

這段時間徐光啟的日子過得很好,練兵上有戚金這個老將領在場,他根本不用操什麼心。

跟戚金比起來,徐光啟自感不如,同時心中甚是歡喜。

自己為什麼要練兵?

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練兵,而是國家多事、山河不寧,國家需要精兵強將來穩定保家衛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自己練兵的才能沒有那麼出色,自己也願意全力以赴去做。這才是徐光啟的想法。

隻不過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在殘酷的現實麵前,自己的想法不堪一擊,這也是自己為什麼心灰意冷的上了一份辭官的題本的原因。

可是現在徐光啟看到了希望,雖然選兵剛剛完成,但是他已經看到了這支軍隊的潛力。

以3000浙兵為骨架,從10萬京營之中選取出來的壯士,組成了一支1萬多人的軍隊。

可以說這是一支非常精銳的部隊,糧草軍需都是最好的,火器則是由百工院在研製新型的。

徐光啟也去百工院看過,畢竟他也是火器這方麵的行家。

看了之後,徐光啟大喜過望。

那個畢懋康是一個人才,不但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做事井井有條。

兩個人在一起相互交流,可以說彼此都是受用良多。甚至畢懋康對徐光啟敬佩不已,一直把徐光啟當成老師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