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呢,你們做的很好,朕也沒有什麼可說的,按照你們說的辦就是了。不過有一件事情,朕要說一下,如此安排似乎有一些混亂了。”朱由校放下手中的冊子,看向沈庭筠說道。
“請陛下賜教。”沈庭筠一愣,似乎是沒想到自己的設想中還有什麼紕漏,趕忙恭敬的問道。
朱由校擺了擺手,溫和的笑著說道:“朕也隻是提一些意見,你們商量著看看。如果覺得行呢,就通過;如果覺得不行的,咱們就再商量一下。畢竟你們都比朕有經驗,朕連皇宮都沒出過。”
這個態度倒不是朱由校故意擺出來的,而是他真的這麼想。
另外朱由校這個態度也可以讓沈庭筠他們放心,畢竟自己之前做的事情實在是有一些不那麼光明磊落。
朱由校或許可以對那些臣子們狠下心去,但是對於給自己辦事的人,一定要真心實意。
因為隻有這樣,這些人才會真心實意的給你辦事,這就叫做收買人心。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裏麵,他把曹操塑造成了一個奸雄,但是有一點他即便是再抹殺也抹殺不掉的,那就是曹操收買人心的能力。
雖然羅貫中把曹操的收買人心歸結為了手段,但即便是手段,也很高明。
雖然收買人心是手段,但如果你給他的待遇都是真的,那麼是收買人心的手段,又或者是真心實意的,有什麼區別呢?
就像後世總有一句話,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在裝好人,那麼他就是一個好人。
朱由校要給徐光啟他們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這樣的一麵,而不是那個心狠手辣玩弄權術的皇帝。
如果朱由校是一個心狠手辣玩弄權術的皇帝,即便徐光啟他們真的為心為國,但是也不會為了朱由校這個皇帝。
這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情況,所以至少在對自己人的時候,要展現出另外截然不同的一麵。
這種操作在後世就叫做立人設,就像很多明星一樣,在他們的粉絲眼裏,他們就是完美的,即便外麵的人怎麼噴怎麼去勸也沒有用。
朱由校要讓徐光啟他們知道,自己就是一個年少登基、有強國之心、富有熱情、願意相信他們、願意給他們權力、願意讓他們去做事、知人善任的皇帝。
雖然很多方麵自己不懂,但是卻願意聽從別人的意見。
這樣一個少年天子,是臣子們一心一意都期盼的。即便稍微有一些缺點,在他們眼中也不會被無限放大。
臣子們反而會找理由為自己這個少年天子開脫,倒不是說臣子真的認為做的是對的,而是他們需要自己這樣一個皇帝。
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但是表麵上誰都不會戳破。
他們需要朱由校這樣一個皇帝來實現他們心中的抱負,而朱由校需要他們這些臣子來為自己富國強兵、中興大明。
大家的目標和目的都是一致的,所以雙方會維持好這個局麵。
果然在聽了朱由校的話之後,沈庭筠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連忙說道:“當不得陛下如此誇獎,臣等無非是實心用事罷了。”
“愛卿的忠心,朕自然是知道的;愛卿的能力,朕也是知道的。所以朕放心把事情交給愛卿,愛卿盡管放手去做。如果有什麼事情可以來找朕,朕為愛卿做主。”朱由校一臉真誠的說道。
這個時候朱由校就要適當的表現出自己的擔當了。
雖然如果真的出了事情,徐光啟他們也不會讓自己去頂包,而是會他們內部背鍋。
但是自己一定要表現出這個態度了,在他們背了鍋之後自己也要告訴他們,自己是疼惜他們的,自己是知道的,你們的背鍋行為不會讓朕對你們減分,反而是加分項。
因為隻有這樣的一個皇帝,才會讓人真心實意的為自己賣命。
事實上,無論是曆史上的明君也好,還是昏君也罷,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心思的,臣子也是一樣。
所謂君臣相得,隻不過是皇帝和臣子都希望達成的事情。
皇帝贏得了名聲,臣子則是做到了他們想做到的事情,在青史上留下了名聲。
比較有名的一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