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話音落下之後,下麵的臣子們麵麵相覷,略微有些僵硬的站在原地。
一時之間,這些臣子不知道該怎麼找到自己的立場。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家的陛下說的暫停宮中營建的這一番話,是想看一看他們彼此的態度讓他們站隊,還是陛下自己真的就是這麼想的?
在沒有確定皇帝的態度之前,在場的臣子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選擇,萬一選錯了,後果不是他們能承擔得起的。
尤其是崔呈秀等人,他們一直以來都是以朱由校的想法為基調來進行自己的一些說辭和做法,在沒有弄清皇帝的心思之前,他們實在是不敢再開這個口,因為徐光啟的身份實在是太特殊了。
在場的人都知道徐光啟的身份,徐光啟這人原本並不突出,也並不是朝中的重臣,地位也不高,是陛下一手將他提拔起來的。也就是說,徐光啟是陛下的心腹。
一個由陛下的心腹提出來的意見,通常都是陛下想要做的事情,大家跟著支持就好。
可是這一次的事情和以往不一樣,這明顯是徐光啟在向陛下施加壓力,這在以前都是東林黨才幹的事情。徐光啟這是要幹什麼?
一時之間大家就有一些摸不準了,誰也不敢妄加揣測。
所以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不少人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幾位內閣大學士的身上,想要看看他們怎麼說。
這也是之前幾件事情的後遺症,朝堂上的臣子都不太敢說話了。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大臣都不敢開口的,比如孫承宗。
這件事情孫承宗並不知道,因為發生的時間太短,宮裏麵也沒有什麼人往外泄露消息,所以孫承宗不知道徐光啟在朝會之前就向朱由校提了這麼一條建議。
但是現在聽到徐光啟的建議之後,孫承宗就覺得請求陛下暫停宮中營建這件事情是一件好事。
朝廷沒有錢,這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遼東在用兵,天下各地的饑荒也比較多,朝廷需要花錢的地方也特別多,如果能暫時把宮裏麵的營建停下來,讓皇帝把錢拿出來花在其他的地方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情。
相比較其他人,孫承宗考慮的就不那麼多,於是他向前走了一步,朗聲稱讚道:“陛下,臣以為此舉大善。”
“如此作為,可讓天下知道陛下仁慈愛民之心,也可以緩解朝廷用度的緊張,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隻不過會委屈了陛下,臣等心中有愧。等朝廷寬裕了一些,一定為陛下將宮殿好好營建一翻。”
孫承宗站了出來之後,好多臣子如若頓悟般,立刻知曉了方向。
這是徐光啟提出來的建議,陛下的老師孫承宗帶頭讚同,那麼就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危險。於是又有不少人站出來附和了。
“陛下,臣以為此舉大善!”
“臣附議!”
尤其是崔呈秀,他向前走了一步,聲情並茂的說道:“陛下此舉,大仁大義、愛民之舉。天下百姓如果知道,必然會對陛下感恩戴德、沐浴皇恩。”
“此等舉措,陛下上可越曆代君王,下可為後世帝王之楷模,實在是千秋萬代之幸事!”
這一番馬屁拍的讓所有人都不忍直視,連朱由校都多看了崔呈秀幾眼。
倒不是因為朱由校覺得崔呈秀說的不好,也不是覺得他馬屁拍的太惡心,而是覺得崔呈秀說的實在太好了。
崔呈秀這個人果然沒用錯,是個有眼光的人,朝堂上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朱由校做這一次的事情,目的就是為了刷聲望。所以崔呈秀這樣拍馬屁對於自己來說就是好事情。
要知道很多皇帝的好名聲是怎麼來的?
還就是刷出來的,被人一些人硬吹出來的。比如後世有一位比較出名的十全老人,那就是徹徹底底的自己和臣子們吹出來的。比較起來,十全老人比起他的老子還是差多了。
所以在朱由校的身邊也要有這樣的臣子,崔呈秀就有這樣的潛力。
於是朝堂之上全都出現了跟風的意思,不少人都學著崔呈秀開始拍馬屁,那馬屁拍的是天花亂墜。
“陛下實乃千古第一帝!”
“萬世之楷模!”
要不是朱由校事先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恐怕都覺得他們要把自己吹捧成最牛逼的皇帝了。
“行了,朕隻是做了一些帝王該做的事情。”朱由校在心裏忍住了笑,擺了擺手打斷了這些人的馬屁,才說道:“昨日徐光啟說這些話的時候,皇後也在。回到後宮之後,皇後對朕多有勸誡,甚至還說她願意削減後宮的用度。朕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得此賢後,朕心甚慰。”
說著,朱由校突然說道:“念吧!”
站在一邊的陳洪立馬會意,連忙向前走了一步,伸手展開了一份聖旨。
大臣們見到這一幕,心中明白,原來陛下這是早就做出了準備。同時他們心裏麵也慶幸,幸虧剛才自己沒有站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