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開天辟地第一皇帝(3 / 3)

解決了思想的問題,政策自然而然就能推行下去了。

思想指導政策,唯有合適的思想才有合適的政策。

思想不亂,政策才能有延續性。

韓爌認識的很清楚,他抬起頭看了一眼張餘,心中不禁感慨,這個年輕人真的了不起。

他可不覺得這是馮從吾提出來的,整件事情就是這個張餘在策劃。馮從吾被他抬出來,隻是放在前麵的牌位。

看著侃侃而談的張餘,韓爌笑了。

有這樣的一個後輩是好事情,張餘現在連官場都沒有進入,等到他有一天能威脅到自己的時候,恐怕自己早就老死家裏了。

所以他對自己隻有助力,這樣的人不用用誰?

見韓爌微笑看著自己,張餘笑著說道:“不知閣老以為如何?”

“當真是讓人歎為觀止。”韓爌滿意的點頭,捋著胡子說道:“真的是太了不起了!那麼有一件事情我想問,關於天命,馮先生是怎麼說的?”

韓爌改變了對馮從吾的稱呼,意思就很明顯,他認同了。

張餘心中了然,笑著說道:“對於天命,馮先生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王。在這一點上,先生推崇荀子的學說,以為製天命而用之的提法非常的好。”

聽到張餘這麼說,韓爌一皺眉頭。

原因也很簡單,別看現在陛下用了荀子的學說,但是荀子的學說不一定真的為陛下所喜歡。

因為荀子學說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是如果按照荀子的這種說法,那就是眾生平等,天命誰都不管。

從而就會衍生出一個說法,皇帝就是一個爵位,與大家都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沒有什麼天子的說法,更談不上什麼天命所歸。那麼既然大家沒有不同,我造反也就有了理由。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思想不可能為陛下所喜歡,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會喜歡這種說法。

這才是荀子的學說不被認同的最關鍵一個點。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那麼荀子的學說永遠別想登上皇帝支持的目錄裏麵去。

韓爌看著張餘,笑著問道:“那天子呢?”

他的這個問題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卻恰恰的問到了點子上。

你們這麼幹,把天子放在哪裏?

現在大家說的都是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蒼天派來統治你們的。

天生蒸民,製天子一樣牧養之。

何人為天子?

有大氣運者、對蒼生有大功德者,方可為天子。天子之氣運,來源於對蒼生之大功德。

我大明朝太祖皇帝,以淮西布衣之身,驅除韃虜、光複中華、誌平天下、蕩平亂世,此乃定鼎天下之功,如此功勞自然是氣運加身,自然可為天子。

我大明得位之正,古今未有。我大明聖天子,上承天命,下廣布恩德於天下;萬千黎庶皆受我大明天子之皇恩,我大明皇帝自然就是天子。

韓爌看了一眼張餘,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他了。

這個不要臉的勁兒,怎麼總感覺像縱橫家?

這個學說,韓爌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之前陳可道講學的時候,那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後麵也掀起了無數的風浪。

可是陳可道這個學說已經好長時間沒有人提出來了,估計大家都覺得就隻是一個異端發出來的一段狂言,沒有人放在心上。

誰能想到這個叫張餘的又把它給撿起來了,而且還給改了。

到處突出的都是我大明太祖皇帝得位之正,我大明太祖皇帝驅除韃虜,光複中華。

反正就是我大明太祖皇帝誰都比不上,所以我大明朝就應該是天命所歸。

這個學說很容易被人接受,韓爌心裏麵很清楚。

因為在這個時代,三綱五常是很正常的事情。子不言父過,兒子吹噓自己的老祖宗,那是怎麼吹噓都不過分的。

反而你不吹噓就是錯了,你要以你自己的老祖宗為驕傲和自豪。那麼陛下以太祖皇帝為驕傲和自豪不正常嗎?

簡直就是太正常不過了。

按照張餘的提法,我大明朝的太祖皇帝,那是遠超唐宗宋祖,簡直就是開天辟地第一皇帝。

這麼說可以嗎?

韓爌覺得沒什麼不可以。我大明太祖皇帝就是這樣的,實事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