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1 / 2)

朱由校看了一眼張維賢,臉上的表情有一些莫名。

顯然張維賢賣定國公徐希賣了一個痛快,不過朱由校卻覺得張維賢的是真的。

定國公徐希幹的那個事,朱由校原本就覺得不妥,現在突然跑到自己這裏捅了這一下,看起來特別的突兀,前後根本就連接不起來。

看起來是在學成國公朱純臣,可是朱由校心裏麵清楚,朱純臣是被自己給坑了。

在大明朝這個時代,誰會沒事學朱純臣?

即便有人學,也不會是定國公,這裏麵顯然就有事情。聽張維賢這麼一,朱由校覺得事情就是這麼回事。

不過朱由校也知道,事情肯定沒有張維賢的那麼輕描淡寫,至少不會像張維賢的他隻是出了主意。

定國公徐希也不傻,怎麼可能因為張維賢的幾句話就跑來立功,或者參與這一次的事情?

顯然張維賢這是嚇唬人家了,把徐希嚇得不行,結果就是適得其反。

徐希被嚇到了之後,覺得這個功勞還是自個兒拿到手裏麵的好,所以跑到這裏來捅了一下。

自己把消息放出去之後,張維賢也就慌了。

不過這些事情朱由校不準備繼續查下去了,甚至都不準備深究。事情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對於張維賢來並不重要,對於自己來也不重要,關鍵是這一次的事情該怎麼辦?

動鹽,

這個問題朱由校不是沒考慮過,自己也想過從鹽裏邊來弄錢。不過朱由校心裏麵也清楚,難度實在太大,所以才一直沒有下手,想把眼前的事情過去之後再。

不過現在看來好像可以動了。張維賢既然想弄,可以讓他去弄。

於是朱由校看著張維賢道:“行了,坐下吧。”

等到張維賢坐下之後,朱由校才繼續道:“你的想法吧。”

“是,陛下。”張維賢連忙道:“臣想從占窩開始查。”

張維賢隻到這裏,朱由校就擺了擺手。

從占窩開始查,意味著要對勳貴和勳戚動手。朱由校自然不會想什麼,也不會舍不得,但是這個方向行不通。

首先,占窩這個事情,最早開始是弘治皇帝。

隨後曆代皇帝超發鹽引,賞賜給不少勳貴和親戚,還有已經分封到各地的藩王。這些人才是占窩的主體。白了,這就是皇帝家裏麵自己搞出來的事情。

你從占窩開始查,就等於從自己身上開始查。雖然查起來難度比較,但是驚動卻特別大,甚至容易把前幾代皇帝的破事翻出來。

這是一個非常不妥當的方向,真要是弄出一些事情來,很容易會讓自己騎虎難下,到時候收不了場可就麻煩了。這種事情朱由校是不可能去做的。

朱由校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張維賢。

顯然張維賢也受到了朱純臣的影響,都想從勳貴和勳戚手上下手。

稍稍想一想,朱由校也就明白了,張維賢這是一石多鳥之計。

從勳貴勳戚下手,一來可以把那個案子範圍擴大,讓他自個兒更好的查找;二來則是讓他自身自訣於勳貴勳戚,為下一步晉升做準備;這三來就是整合勳貴和勳戚,敲打過後就是拉攏。

不過張維賢算盤打的很好,真要這麼做的話,麻煩就大了。朱由校不可能讓他這麼做。

想了想,朱由校道:“占窩牽扯太大,不可輕舉妄動。何況當年很多鹽引都是曆代皇帝賞賜下來的。怎麼辦?收回來?”

“那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嗎?不能做這樣的事情。”朱由校輕輕的歎了一口氣,道:“這鹽的事情,到底是製度出了問題。”

“當年的納糧開中,太祖皇帝的英明政策,被後世子孫搞得亂七八糟。”

“當初為什麼納糧開中?不就是為了防止鹽商做手腳,同時也防止邊關沒有糧食吃。將糧和鹽綁在一起,隻要鹽還有一的利潤,大明的邊關就一不缺糧。”

“可是後來呢?鹽多了,這錢多了,很多饒眼睛就隻盯著錢了。所有人都在推,所有人都納銀開中更好。”

“隻要納銀開中,朝廷之中就會增加不少收入,有了這些銀子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可是實上呢?事實上是這樣嗎?”

“那些推崇納銀開中的文官,家裏麵都做了食鹽的買賣,一個個全都是大鹽商。不用送糧了,不用種地了,倒騰倒騰銀子就能買鹽了,這是多好的事情?”

“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四維、陝西總督王崇古,一個個全都是封疆大吏,嘴上也全都是忠義仁孝,可是家裏麵卻全都是大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