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1 / 2)

徐光啟張維賢二人聽了朱由校的話,連忙道:“回陛下,已經聽了。”

朱由校點零頭,麵容平靜的道:“其實這件事情倒是沒有出乎朕的預料。自從我們到了濟寧之後,就知道有人要造反,現在他們動手了也沒什麼奇怪的。”

聽到這話之後,徐光啟和張維賢同時點零頭。

當然了,這是徐光啟兩個知道真實的情況。

外麵很多人對聞香教造反這件事情其實是有非議的,他們不覺得真的有人造反,而是皇帝在用造反的理由排除異己。

關於那一次皇帝遇刺的事情,甚至都有人在懷疑,隻不過懷疑隻能放在肚子裏麵不敢出來。

現在真的有人造反了,那麼就能證明之前遇刺之事的處理結果是正確的,也不會再有人非議什麼。

朱由校繼續道:“孔胤植的事情,朕已經下了封口令。錦衣衛那邊不會把消息透露出去,這個,兩位愛卿可以放心。關於事情的具體細節,沒有人會知道。”

“孔家現在被劫走了,朕會馬上著手派人去打探消息,隨時準備派人營救。除此之外,許顯純也被朕給處罰了。”

“如果外間有人詢問,那就是許顯純辦事不利,讓孔家的人被劫走。至於是不是被接走了,是不是和反賊有勾結?這個,兩位愛卿怎麼看?”

這句話問出來之後,徐光啟兩饒臉色都有些遲疑。

原因也很簡單,陛下雖然這麼,但是在場的兩人心裏都明白這件事情根本就瞞不住,許顯純在宮裏麵差點撞死的事情就更瞞不住了。

隻要現在兩人出宮去,消息肯定已經傳到哪兒都是了。如果現在下封口令,那麼就會達到一個反效果。

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隻能疏不能堵,如果堵的話就會越演越烈。

而陛下現在采用的方式就是堵,隻能讓流言越來越多。

對於人來,都有一種窺探陰暗的心理。往往表麵上拿出來的東西,他們是不會相信的,都會下意識的去窺探事情後麵被隱藏起來的東西。

當有被隱藏起來的東西,哪怕沒有什麼證據的流傳,也會被很多人想。

現在消息傳出去之後,孔家的名聲肯定就臭大街了。他們不但倒賣賑災糧食給反賊,現在還和反賊沆瀣一氣,根本就解釋不明白了。

當然了,也不是沒好處。

如此一來,陛下之前對孔家處罰的事情,那就沒有人敢再三道四了。衍聖公的爵位丟了,也沒有人再敢他丟的不應該了。

徐光啟和張維賢兩人對視了一眼,心裏麵大概也明白了,或許這就是陛下的目的。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徐光啟兩人自然不會去反駁。如果去反對,除了讓陛下不高興之外,什麼用都沒有,反而會惹怒陛下。

“陛下聖明!如此處置,甚為妥當。”徐光啟連忙道。

張維賢動作慢了一拍,見徐光啟這個老滑頭搶先了一步,也連忙道:“陛下聖明!如此甚妥。”

完,張維賢暗地裏瞪了徐光啟一眼,這不應該是一起的嗎?你做甚要比我快一步?

朱由校滿意的點零頭,笑著道:“那這個事情就這麼辦了,接下來咱們談一談平定叛亂的事情吧。畢竟叛亂一起,百姓就會遭受災難,朕於心不忍,一定要盡快平叛。兩位愛卿有什麼辦法盡管出來。”

事實上朱由校雖然的急切,但無論是朱由校本身,還是徐光啟和張維賢,根本都沒有把這一次的叛亂放在心上。

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朝廷的大軍想要剿滅他們,根本就不會費什麼力氣。何況陛下還帶來了五千新軍。

對於新軍的戰鬥力,徐光啟兩饒心裏麵都很清楚。上一次在西南平定叛亂的時候,這五千人可是展現出了超凡的戰鬥力。

他們的武器、他們的裝備、他們的訓練,甚至他們吃的東西,都是外人所無法想象的。

西南的奢崇明的那些手下麵對五千新軍都毫無還手之力,更何況山東這些造反的百姓?

所以平定叛亂根本就沒什麼問題。不過從現在陛下的操作來看,這裏麵就有問題。

“陛下,當務之急是調遣山東各地人馬,前往巨野一帶平定叛亂。”徐光啟向前走了一步道。

事實上,在朝廷當中,做這種事情都是有規章可循的,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

受災了就派錢糧賑災;有人造反了就派大軍平叛,根本不用花費什麼心神。

對於朝中的大臣來,反而是琢磨陛下的心思要更難一些。

現在徐光啟雖然這麼嘴上著,但心裏麵明白,看看陛下是不是要做些什麼,同時也在琢磨著該怎麼、怎麼做。

朱由校看著徐光啟,麵容嚴肅的點零頭道:“不能如此魯莽,要從長計議。你馬上傳令各地,有人要造反,讓各地嚴守地方,絕對不可貿然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