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2 / 2)

“是,陛下。”徐光啟連忙躬身答道。

張維賢和徐光啟都明白了,陛下果然是要搞事情了。

平定叛亂,得趁著對方尚未發展壯大之前,把叛亂掐滅在萌芽之中,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可是從現在陛下的情況來看,陛下顯然不想這麼做。

“馬上召集戚金,召回黃克纘,讓參謀處的人過來。咱們要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平定叛亂。”朱由校看著徐光啟,緩緩的道。

這一商量就是三,同時派人去京城繼續調兵遣將。

在這三裏麵,各種消息滿飛,關於孔家的消息傳得最厲害。

整個山東都在傳揚這件事情,甚至向著四麵八方開始擴散。

一時之間,亂成了一團。

在後麵除了百姓的自發傳播之外,更多的則是陳洪在後麵宣揚,內務府的人也在配合。

各地都在傳孔家已經投靠了反賊,或者孔家就是反賊。

雖然有很多反駁的聲音,很多人都不相信,但還是有人相信了。畢竟孔家幹的事情在那擺著,販賣賑災糧食,同時把糧食賣給了造反的聞香教。

在這樣的情況下,第四早上,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傳了過來:

徐鴻儒起兵造反了。

徐鴻儒發布了檄文,列舉了朝廷的二十大罪狀,證明了朱由校是一個大的昏君。

一時之間,山東震蕩,消息四下傳出,震撼了大半個朝廷。

更讓人沒想到和震驚的是,這份檄文竟然出自孔胤植之手。

一時之間,全民嘩然。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居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原本還在為孔家辯解的人瞬間就像被掐死了一樣。

那些貶低孔家的人,則像是得到了嘉獎一樣,彈冠相慶。

朱由校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麼意外。

事實上,孔胤植落入徐鴻儒的手之後,朱由校就已經有這個猜測了。

原因也很簡單,人家費了那麼大心力把孔胤植救出去,自然不可能就那麼養著。

至於孔胤植反抗,就他那樣的人,落都落到人家手裏麵了,還會反抗?

根本就沒什麼可反抗的。

比如是一份檄文,是不是孔胤植寫的重要嗎?

隻要打著孔胤植的旗號就行了。他自己承不承認的其實已經無所謂了,徐鴻儒根本就不會在乎。反正人在他的手裏麵,還不是他怎麼就怎麼?

雖然都知道孔胤植這是被逼迫的,但依舊沒有人敢為孔胤植辯駁。

在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對士大夫的要求很多,“不堪受辱,自殺殉國”這是非常常規的要求。

落入敵手,投降叛國,這是非常讓人唾棄的,尤其是像孔家這種家庭。

如果大明王朝亡了,那還好辦。

大明已經滅亡了,孔家改弦更張,後麵的很多人都會支持的,能讓人鬆一口氣。畢竟孔家的投降了,我們跟上吧,反而譴責孔家的不會太多。

但是現在大明還好好的,隻不過是一些人造反,孔家是絕對不能夠幹這種改弦更張的事情的。

所以一時之間,衍聖公的名聲就臭大街了,孔胤植的名聲更是不可救藥。

當然了,這裏麵也有人為操縱的原因。徐鴻儒希望孔胤植是反賊,朱由校也希望孔胤植是,兩邊全往孔胤植的身上潑髒水。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名聲自然就臭大街沒法要了。

站在門前的台階上,聽著陳洪向自己彙報,朱由校鬆了一口氣,隨後麵帶笑容的道:“現在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外麵怎麼樣?”

“回皇爺,人心惶惶。”陳洪有些遲疑的道。

外麵的確是人心惶惶,畢竟之前朱由校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提拔荀子的地位,又比如改革書院。現在又廢了孔家。

要讀書人人心不慌,那才是心裏麵有鬼了。

做了這麼多事情,朱由校也知道過剛易折,的確是時候安撫人心了。

於是朱由校看著陳洪道:“讓人把消息放出去吧,這一次要聲勢浩大,千萬不能夠搞得太了。明白嗎?”

“皇爺放心,奴婢明白。”陳洪連忙道。

這下午,濟寧城市中多了一些人。

這些人穿著儒雅、打扮光鮮,一看就知道是讀書人。

他們走進酒樓飯莊隨意地坐下,叫了一桌酒菜開始吃喝。

一行通常都是兩個人,一邊吃著一邊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尋常。

濟寧城,悅來樓。

對於濟寧城的人來,悅來樓是一個常聽的地方,算得上是一個非常高檔的酒樓。

雖然有人造反,城裏人心慌慌,但這悅來樓的生意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