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1 / 2)

武清侯進宮麵聖之事很快就傳得滿城皆知,迅速地在各級官員裏發酵開了。

一時之間,京城輿論嘩然。誰也沒想到居然會出現了這樣的事,武清侯居然跑到皇宮裏麵去了?

要知道,最近京城裏麵雖然紛紛擾擾,大家都在議論著房子的事情,但是真正牽扯到裏麵的人也都在關心著城西土地清查的事情。

隻不過一時之間大家也沒想出什麼太好的辦法,本身做的就是違法亂紀的事情,非常理虧。如果陛下既往不咎或者視而不見,那大家其實也無所謂。

可是現在陛下要認真了、要仔細的查,那你就隻能是挨打認罰。一直以來勳貴和勳戚都是如此,大家的心裏都明白。等到日子過了再想別的辦法,反正目前是不能讓陛下沒麵子,不能觸了陛下的黴頭。

在這方麵,勳貴和勳戚還不是一回事?

這一次大家也在想辦法,不過自從成立了參謀處之後,勳貴和勳戚之間可就不是一條心了。

因為很多有想法的人家已經開始努力獲取權力,像以前一樣混吃等死是不行的,大家想要的更多。甚至精明的人已經意識到了以後的日子沒那麼好混,如果現在不趁著還有優勢去拿下一些權力,恐怕日後都沒有混下去的地方。

分裂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在這次清查土地的事上就體現得比較明顯。

有的人非常的支持,甚至聽說陛下要清查土地,先把自己家查了一遍,在發現問題的時候沒有藏著掖著、沒有隱瞞,直接找到順天府報了上去。

有的人心情憋悶,那叫一個不舒服,自己家的好東西憑什麼交出去?

一時之間,雙方也是爭論不休。

可是誰也沒想到武清侯居然搞出了這麼一件事情。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也沒給大家指明一條道路,這就是在作死。

本身你就犯了錯,做的就不對,乖乖地認罪、挨罰不好嗎?

現在跑到陛下麵前去耍心眼,說什麼用自己的園子換朝廷的房子,還說什麼為了大明的文教自己是一片忠心,你這是在把陛下當傻子糊弄。

這件事情沒成也就罷了;如果當時陛下答應了,就不想想陛下知道了真相之後會怎麼報複你?

消息傳出去之後,整個京城瞬間就引爆了輿論。

文官們開始上題本彈劾武清侯,這些題本像雪花片似的被送進宮裏。

要知道,清查土地之事,文官們可是非常支持的。

建立新的孔廟,設立新的衍聖公,建立新的皇家書院,遷出來的地方給大家蓋房子,對他們來說全都是好消息,文官們心裏邊很支持這個政策。

這些日子有不少文官上疏謝恩,朱由校的名聲也好了不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武清侯居然想搞事情,正好拿他當靶子。

一時之間,武清侯可以說是人人喊打,名聲瞬間就臭大街了。甚至有人將武清侯他們家當年幹的事都揭發了出來,一副找舊賬的模樣。

當年的武清侯李偉,那就是個木匠出身,他們家根本就沒見過世麵,生活非常窮困,為了活下去,李偉把女兒送到裕王的府裏麵當丫鬟。

因為嘉靖皇帝二龍不相見的謠言,皇子的日子不好過。不要說多給娶幾個妃子,用度上都不多。嘉靖皇帝忙著修仙,誰有心思關心這個?裕王在無意中看到李偉的女兒,覺得長得還不錯,就給寵幸了。李偉女兒命就是好,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萬曆皇帝。

武清侯李偉父憑女貴,加上萬曆登基的時候年紀小,李太後當家,武清侯就更不可一世了。

李太後又是小門小戶出身,他爹就是個木匠,他們家幹了很多主流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為了弄錢就更是無所不用其極。以前窮怕了,現在有機會了,還不多弄點?李偉幹出來的事情太多了,甚至連張居正都管不了。

隻不過事情過去這麼多年,大家也不能翻舊賬。可是這一次武清侯家主動跳出來了,這個舊賬要是不翻一下怕是沒辦法過關。

皇宮大內。

朱由校看著手中的題本,臉上若有所思。

略微沉思了片刻,朱由校心裏麵有了一個想法。

他說道:“陳洪,讓司禮監擬一份聖旨,傳旨給武清侯李高。告訴他,新城那裏的房子是蓋給官員的,即便有一些房子要發賣,也是為了籌錢給官員們蓋房子。所以新城那裏的房子真不能夠換給他。不過他過得困苦,朕也是於心不忍,從內庫裏麵拿一些東西賞賜給他,讓他拿著在京城裏麵買房子置地,好生的過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