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把這些東西收集到一起,讓這些工匠聚集在一起,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讓這些工匠考試、給他們待遇,甚至和官員一樣的待遇,那這些工匠肯定願意站出來。
朱由校相信,派出百工院的人到四麵八方去組織考試,肯定能夠選出一批很好的工匠。
等到那個時候,自己就有工匠用了。以後再招工的時候,可以直接就以級別來喊,比如需要一個四級的鐵匠。
而朝廷定下工資待遇之後,外麵的人想要雇傭這樣的工人,那麼就需要給更高的價錢。因為如果價錢低於朝廷的價,那工匠可以去朝廷幹,何苦給你私人幹?
畢竟朝廷除了給工錢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待遇,
如此一來,匠人的地位自然就提升了上去,大家也不會總是一股勁地往讀書這條路上狂奔。
這是一個扭轉風氣的東西,前期可能要花錢的。
至於工匠會不會多到用不了?
那是不可能的,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裏,都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大明的工匠隻能是不夠用,到處都會缺人。
造船、造炮、造蒸汽機、造火車,總之就是一句話,有多少就能用多少。
下麵的臣子們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不過給工匠評級這種事情,他們稍稍想一想就明白了。
畢竟當今陛下搞出來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家也見了不少。不過大家也都意識得到,當今皇帝是有想法的。
當初做的那些東西,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很多都已經展現出威力了。這也是大家越來越敬佩皇帝的原因。
隻不過一時之間沒有人話,或者是沒有想好什麼。
朱由校目光掃過眾人道:“沒有人有想法嗎?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回陛下,臣覺得此事可行。”
這個時候,站出來一個人,臉上的表情很嚴肅,不過語氣之中透露著興奮,顯然一副支持的模樣。
朱由校看過去,發現這個人是袁應泰。
自從在遼東被拿下之後,袁應泰的日子可以是非常不好過,整整沉寂了三年。
東林黨垮台以後,袁應泰這個人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一直被朱由校冷落。
直到一年前,袁應泰才被啟用為工部侍郎。
現在這個時候,東林黨在朝堂上的影響已經很了,想要伸手已經伸不進去了。
這個時候朝堂上的實力基本上已經被瓜分掉了。除了內閣的徐光啟、韓爌、黃克纘之外,還有新任的兵部尚書崔景龍、吏部尚書周嘉謨,每個人都算得上有一夥兄弟。
而是在參謀處那邊,袁可立、孫承宗抱成了一團,張維賢等人又不斷地插手,同時還有魏忠賢支持的崔呈秀等人,可以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政。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林黨想要起勢,根本不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應泰自然就被朱由校拉了回來,因為一時之間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合適的人選,工部這個地方又不敢隨便亂放一個人。
所以袁應泰現在是工部侍郎,而且是工部左侍郎。
對於袁應泰來,即便是做了工部左侍郎,他的日子也不太好。
朝堂上下全都排擠他,畢竟他上麵沒人,下麵也沒人,屬於被架空的那種。如果不是陛下保護,恐怕現在都已經被人擠掉了。
現在朝堂六部之上,每一個位置大家競爭都很激烈,尤其是徐光啟和韓爌,這兩人的競爭可以用激烈來形容,年前還鬧過一陣子。
見到袁應泰站了出來,每個人的神情都不一樣。有的不在乎,有的皺眉頭,有的則是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反正都不太好看。
對於袁應泰這麼一個人。大家心裏麵都有各自的想法,反正他就是不太受歡迎。
朱由校露出了笑容。,雖然這個袁應泰打仗不行,但是搞後勤、搞工程還是不錯的,而且做官也還好。
這次見袁應泰第一個出來支持,朱由校就很滿意。
朱由校道:“愛卿有什麼想法但無妨,隻要是的好,朕一定不吝嗇賞賜。”
“如果這件事情你能夠製定一個規劃,那麼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去辦。”
聽了這話之後,眾人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甚至有的人開始瞪眼睛了,準備踹袁應泰一腳,把這個差事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