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由校這麼之後,孫承宗臉上的表情並沒有什麼變化,依舊十分淡然。
這件事情本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他不知道為什麼皇帝會這麼看重。
一個禮部士郎出使朝鮮,有什麼大不了的?難道還能鬧騰出什麼事情來嗎?
無論是誰都不可能鬧出事情來,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期待的。
朱由校沒有聽到孫承宗的回答,臉上並不在意。
沒有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自然也沒有人明白自己的打算,自己也沒和他們。不過到了現在,也可以和孫承宗一了。
朱由校道:“朕讓他邀請朝鮮的國王到遼東。”
聽了這話之後,孫承宗就是一震。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孫承宗不知道皇帝讓朝鮮的國王到遼東來有什麼事情。如果會盟的話,根本就用不到朝鮮,它有什麼資格會盟?
朝鮮就是大明朝的屬國啊,國內的文字都是漢字,上等人都是漢話的。那個後世被韓國人捧為無敵的李舜臣,在這個時代就是典型精明一黨,那漢字寫得那叫一個好,而且人家那個詩做的,學問可以是十分高深,當年差一點就跑大明來當官了。
大明有什麼事情,也就是和朝鮮一聲,甚至就是吩咐一聲。
皇上讓朝鮮國王到遼東來幹什麼?讓朝鮮的人來幫著打建奴?
用不著啊。現在的大明根本用不著誰幫忙,甚至連蒙古都能推掉。
孫承宗抬起頭看著朱由校道:“可是想讓他們看看大明的英武?”
除了耀武揚威之外,孫承宗實在是不知道皇帝要幹什麼。可他覺得這麼幹實在是沒必要,大明還用向朝鮮耀武揚威嗎?簡直就是在浪費氣力。
不過他這麼問,也是接了朱由校的一句話,好讓朱由校給自己解釋一下。
朱由校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如此。”
把朝鮮國王找過來,自然不是為了向他耀武揚威,也不是為了和他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更不是什麼威脅安撫之類的。根本就不存在這種事。
朱由校之所以要做這樣的事情,是關乎到以後。
等到遼東之戰打完,自己就該向東擴展了。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朝鮮去,或者把朝鮮納入大明,那麼遼東就有了戰略縱深和根基。
隻要在遼東半島上建立起海軍基地,把朝鮮囊括過來,這個戰略態勢就很好了。蒙古人想要打過去根本就不可能。
而占領了朝鮮之後,朝鮮就會成為大明的商業基地,無論是生產還是販賣,這裏都是非常好的地方。
同時可以在朝鮮建立一個龐大的軍隊和海軍基地? 到時候進攻倭國? 那就很方便了。
從現在這個時候開始,自己要開始布置了。大明要開始全麵入侵朝鮮? 政治、經濟、文化、軍事? 每一項都不能夠放過。
當然了,不是通過暴力的手段? 而是通過正常的合作。反正是藩屬國,這方麵很好操作? 比起後世更加好操作。所以朱由校才會想要見朝鮮的國王? 因為這件事情隻有他能做主。
事情會變得很簡單。不過這些話不能,至少不能的太直白。
朱由校看了一眼孫承宗道:“自然不是,朕什麼都不想給他們看。讓他們過來隻是想和他們談一談,畢竟遼東平滅之後? 還是要和朝鮮多交流。為了防止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維護地區的和平、加強合作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孫承宗看著朱由校,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
不知道為什麼,他覺得皇上在這些話的時候總是透著一股古怪的感覺,但是具體哪裏古怪自己還是沒看出來。而且皇帝和自己的這些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反而像是繞圈子的車軲轆話。
他不知道皇帝把自己叫來這裏為了什麼,如果不想和自己的話? 那為什麼要把自己叫過來呢?
孫承宗所有的困惑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了臉上,巴不得皇帝趕緊一次性全明白。
朱由校看了一眼孫承宗? 道:“朕把愛卿找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愛卿去辦。”
“請陛下吩咐。”孫承宗道。
朝鮮的事情隻是告訴孫承宗一聲? 讓他知道有這麼一個事。將來繼續的時候? 省得他手足無措。至於把孫承宗找過來? 當然不是為了朝鮮的事情。
“朕這一次到了遼東之後,想要召見蒙古族部的頭人,對他們采用羈縻的政策。這件事情朕想交給愛卿去辦,相信愛卿能夠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