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直接道:“這次這樣徹底解決問題。”
聽了這話之後,孫承宗也明白了皇帝想讓自己幹什麼。
蒙古的事情也的確到了該解決的時候。建奴滅了之後,蒙古部族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釘和肉中刺。現在大明有了這樣的實力,自然是不可能放過他們。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蒙古部族叫過來、讓他們聽話也是應有之義。
孫承宗抬頭看了一眼朱由校道:“臣領旨,隻是不知道陛下想要做到什麼程度。”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朱由校緩緩的出了這八個字。
隨著冰川期的到來,草原上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如果自己不支持蒙古的話,他們會死得很慘。
按照原本的曆史來,蒙古部族隻有跟著後金一起南侵才活了下來。如果那個時候他們沒有打進來的話,死傷會很慘重。
而自己就是要樹立這樣的威望,讓蒙古部族全都聽自己的。等到了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就可以把手伸進去,讓他們全都歸大明管轄。
至於把蒙古部族正式納入大明的統治,朱由校很快就能夠達成。
隻要草原能夠給大明帶來利潤,商人們蜂擁而至,各種移民出去,肯定就會呈現一種非常好的效果。而朝鮮和倭國全都是後勤基地,草原上的東西也可以賣到朝鮮和倭國,甚至是大明;各種各樣的製品也可以通過大明的海貿賣到各地去。
對於朱由校來,這都是長遠的規劃,但是前期的這些問題一定要解決。
孫承宗聽了朱由校的話,臉上沒有什麼詫異的表情。
自己的這位皇帝弟子,自從登基以後,這威勢就一比一高,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是如日中。如果這一次把建奴平滅掉,那就更是無人能直視的存在了。像蒙古族部,那真的就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了。
而且大明和林丹汗之間必然會有一戰,這件事情是或早或晚的。隻不過究竟什麼時候開打還不知道,而怎麼開打暫時也還不知道。
不過有一件事情孫承宗知道,那就是投降過來的蒙古諸部肯定是先鋒軍,這樣的做法可以削弱蒙古的實力,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牽製他們。
隻不過究竟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驅動他們作戰,這件事情尚且還存在問題,不過想來也就是恩威並施罷了。
“愛卿回去好好籌備,這件事情不能夠出現差錯。起來朕還是想見一下科爾沁的人,這一次你傳信給他們,讓他們準備好。”
“是,陛下。”孫承宗再一次答應道:“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那臣就告退了。”
朱由校看了孫承宗一眼,點了點頭道:“愛卿去吧。”
很快,孫承宗就離開了,車裏麵又一次剩下了朱由校自己。
斜靠在臥榻上,朱由校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事情都已經計劃好了,隻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就行了。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很多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積累大勢。
等到大勢已成的時候,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掀得起浪花來了。
馬車碾著寒冰,一路上再沒有發生什麼其他的事情。
朱由校到了遼東。
熊廷弼等人第一時間就在山海關迎接朱由校。
幾年下來,熊廷弼人變得非常粗獷,整張臉也變成了棗紅色。這是被東北的寒風吹的,在寒風之中生活一個冬,那臉已經不會裂口子了。
遼東的將領也都來了,隻不過他們的目光更多的是集中在進城的軍隊身上。當然了,看的也不是軍隊本身。
這些親軍身高體壯、目光銳利,一看就知道是精銳。這些遼東將領們早就已經想到了。
皇家親軍和他們不一樣,親軍都是優中選優,而且後勤非常好,吃的也非常好,有這樣的身體很正常。這方麵咱們這些人比不上。
再看裝備,這裝備上的差距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看看咱們孩子,用的火繩槍,少數裝備燧發槍,那些殘破的火炮,那種落後的火箭,比起皇家親軍背著的那些,差得實在是太多了。
看看人家的長槍,看看人家的裝備,看看火炮,看看人家的火箭彈,這差距也實在是太大了。
這讓遼東得將領心裏麵有一些不太舒服。
這些人是皇家親軍,可我們也是大明的軍隊呀。
皇家親軍是皇帝的軍隊,我們就不是嗎?
這種區別,讓遼東的將領們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