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2 / 2)

這幾年在大寧做貿易,很多蒙古高層都賺得盆滿缽滿,畢竟以前不值錢的羊毛現在成了很重要的貿易品。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大明都收;不像以前,大明都是壓的。現在是無所謂,你拿來我就買。

而且大明往外賣的東西也非常多,鐵鍋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了。現在大明的煉鋼產業非常的發達,這玩意技術含量又低,也就在這塊還能賣得上價格。

大寧西城的一座大宅之中,一群人聚在這裏。

為首的自然是科爾沁部的吳克善,周圍也都是科爾沁部的頭人。

這些人現在心慌的很,他們中能做主的,自然就是吳克善了。

自從大寧城建立之後,吳克善就一直駐守在這裏。這幾年他的權力與日俱增,與他在大寧城的所作所為有很大的關係。

家裏麵有他爹坐鎮,而他的弟弟們也沒有能力和他競爭,所以吳克善是科爾沁公認的下一任繼承者。

他的地位之所以這麼穩固,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兒子多。

吳克善一輩子生了二十多個兒子,存活下來的有二十個,現在成年的也有十幾個,分散在部落的各個方麵,負責各種各樣的生意。在大寧城,跟著他一起來的就有四個兒子。

目光掃過所有人,吳克善道:“你們要問什麼我知道,隻不過暫時什麼情況我也弄不清楚。”

“我已經讓人去請張知府了,等他到了之後,所有的事情都能明白。”吳克善很有信心的道。

雖然他的很有信心,但是心裏麵也沒底氣。不過他並不是太擔心,因為當年他見過大明的皇帝,雙方已經做出承諾。

估計這一次大明這麼多軍隊來,應該是要打建奴,畢竟時機已經成熟。建奴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正是攻打的最好時機。

這幾年黃台吉也曾經嚐試過向西或者向南突圍,但是都沒成功。

往南打,熊廷弼那個老狐狸一直堅守,根本就不給機會。

至於向東,朝鮮那邊也不是黃台吉他能碰的。一旦他要碰朝鮮,建寧衛那邊就會出兵,搞得他腹背受敵。

這一向西來打蒙古,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希望,黃台吉他打不贏。

這兩年黃台吉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曾經無數次派人聯係過吳克善,畢竟雙方還有結盟的關係。

吳克善的姑姑哲哲還是黃台吉的大福晉,可即便如此,吳克善也沒有選擇黃台吉,原因很簡單,沒法選。

上一次自己背後捅了黃台吉一刀,雙方的關係就降到了冰點。雖然那邊派來的人巧舌如簧,什麼大明收拾了建奴就會收拾蒙古,但是蒙古人其實不太相信。

畢竟蒙古人和大明對峙了兩百多年,也沒見大明把蒙古人給收拾了,草原依舊是草原。

加上這幾年和大明做生意,蒙古人賺得也是盆滿缽滿的,沒有人願意和大明翻臉。

相比較起來,大明可比建奴更加地可信多了。當年蒙古之所以和建奴結盟,自然是被逼的。

何況大明還有一個盟友就是內喀爾喀五部,那是堅定地支持大明。

在原本的曆史上,沈陽陷落的時候,內喀爾喀五部還來救援了。隻不過當內喀爾喀他們來的時候,廣寧和沈陽都已經丟了,他們來晚了。然後內喀爾喀打了一仗,被打敗了,戰鬥力不行。

但是人家的心思放在那裏,吳克善可沒有把握服內喀爾喀五部。人家和黃台吉是死仇,原本的曆史上他們一直戰鬥到了最後,向林丹汗求援。

林丹汗不來,坐山觀虎鬥,一點都沒有蒙古大汗的氣魄。等到內喀爾喀戰敗了,林丹汗還趁機吞並了逃出去的兩個部。

現在的局勢很好,不過吳克善也有一些擔心大明打贏了之後怕大明改變態度。這一點就不好了,所以他要把這件事情先定下來。

見過張知府之後,吳克善就要派人去山海關見大明的皇帝,甚至他準備親自去一趟。

稱臣是一定的,接受冊封也是一定的。條件好談,但是有一件事情沒法談,那就是關於自己得妹妹。

大明的皇帝一定要給自己的妹妹一個妃位,隻有這樣自己才能夠放心,不然的話真的不放心。

所以大明皇帝娶了自己的妹妹再翻臉,這件事情基本不太可能,大明還是很講信譽的。

吳克善對大明那個皇帝可是印象非常的深刻,那家夥強勢的很。

眾人看了一眼吳克善,心裏麵還是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