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戰事起(四)(1 / 3)

曹休此時滿臉都是憤恨和怒火,他在之前已經被江東的圍攻打的心中十分的煩躁了,他明明有著數萬大軍,每一名士卒都是他苦苦訓練多年,跟隨他征戰多年的心腹,跟隨他多年的精銳士卒。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他們全軍覆沒了一般,幾乎是被他們江東打的抱頭鼠竄了一樣。

而做到這一切的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那賈逵,明明可以在加快速度的,兵貴神速的道理,他賈逵也是一員老將了,他也不是第一次上戰場了,他卻是晃晃悠悠的,到了自己已經快要不行了,才出現在這裏,他這是真的以為,老夫看不出來麼?

曹休此時已經被憤怒充斥滿了自己的腦子,當他看到賈逵剛剛這般不慌不忙,一副麵色平淡,連個大喘氣兒的都沒有的,曹休就知道,他們此時這是一路不急不緩的來的!

所以,他現在雖然一定要將這罪過給認下來,但是他必須問一問這賈逵,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孫禮來到了賈逵的身邊之時,他正在給曹休的麾下派發各種的物資和糧草,平複他們慌張的心思,現在這群人好不容易逃出生,若是不能讓他們快速的恢複士氣和狀態,恐怕會有大隱患。

看到孫禮滿臉的難色,出現在自己的麵前,賈逵都不需要他張嘴,就知道曹休要幹什麼了,對此他也有了準備。

畢竟曹休的想法,也不是沒有理由的,而賈逵也的確是沒有加班加點的衝殺過來,兵貴神速這四個字,和他更是一丁點的關係都沒有。

甚至都可以,賈逵故意拖延,而且是在明知道曹休基本是已經中計的情況下,仍然沒有著急,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啊!

江東的鄱陽太守周魴按照吳王孫權的主意,佯稱得罪了吳王,要棄吳投魏。他跟大司馬兼揚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約他發兵去接收鄱陽郡,這是江東的算計,曹休不知道,他賈逵更是不知道的。

曹休相信了那鄱陽郡太守周魴的鬼話,中了他的奸計,上書請求獲準後便率領騎兵步兵共十萬名往皖縣去接應周魴。

而朝廷也是同意了,他賈逵是在曹休出兵之後,這才得到的將令。

曹休從壽春發兵以後,洛陽的曹叡才又派賈逵督前將軍滿寵、東莞太守胡質等四支軍隊由西陽直攻東關。司馬懿領兵進攻江陵。

而這個時候,賈逵也好,司馬懿也好,壓根就沒有發現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就突然的開始了和江東的大戰,若是報複的話,這陣勢實在是有些太大了一些。

可若不是報複,他們的陣勢也

而且現在他賈逵的麾下也實在是過於的駁雜了一些,他賈逵的確是豫州刺史,這不假。

當年,也就是黃初三年,賈逵在征東大將軍曹休的督領下進攻東吳,在洞浦擊破呂範的部隊,戰後獲進封陽裏亭侯,加建威將軍之後,這麼多年就再也沒有怎麼動過了。

直到太和元年,新帝曹叡繼位,增加賈逵食邑二百戶,並前共四百戶,不過仍然讓他駐守豫州,抵抗江東,算起來賈逵和江東也算是老對手了。

當時,孫權在豫州正南方的東關,也就是所謂的濡須口駐有大軍,離長江僅四百餘裏。每次東吳入侵,總是西從江夏出擊,東從廬江進犯。

而他們曹魏征東吳,也是東從淮水、西從沔水南下。而處在東西之中的豫州軍隊一般不參與征伐,隻是零零散散駐紮在汝南、弋陽諸郡,守境自保而已,這就導致了賈逵麾下的士卒,那是相當的少,尤其是直屬麾下,基本上還真就是一個雜號將軍。

所以孫權在豫州南部的地盤無戰事之虞,因此東、西邊境有戰事,吳軍可以合兵一處全力抗擊,絲毫不用擔憂豫州戰場。

賈逵分析了這個形勢,認為應該建一條河道由豫州直道長江,大軍可從豫州進發攻打東吳的東關。

那時,若孫權自守東關,則可另遣軍隊東西出擊,孫權的東西兩線就得不到救援;若東西線可以攻下,則東關就成為東西夾擊的孤立據點,也就唾手可得了。同時他又將軍隊移駐潦口,上陳進攻的計策,曹叡都十分滿意。

不過這個建議是當然很好了,但是壓根就沒有用處,因為負責東線戰場的和負責西線戰場的兩個人,誰都不搭理他!

司馬懿不搭理他,是因為雙方都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東西,賈逵是曹丕的人,很神奇啊,當初曹植手下的重謀,其實是曹丕早早安排進去的,當初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司馬懿都被嚇壞了。

否則,真以為司馬懿是什麼乖寶寶麼,在曹丕麾下多年,就算最後圖窮見匕了,他也是非常的老實,還不是擔心他身邊也有個什麼賈逵一樣的人物存在。

而賈逵也知道這個溫縣來的司馬懿是個什麼東西,鷹顧狼視之像,這不是什麼好相貌,而且,賈逵雖然不懂相麵,但是賈逵知道,司馬懿不是什麼賢良之人,更不是什麼忠心之人。

所以,司馬懿和賈逵兩個人,互相之間離得遠遠的。

而東線這邊就更加不用了,曹休和賈逵關係不好,這下誰不知道,這倆不要見麵,見麵了若是不打起來,那就是對不起他們兩個不遠千裏的來相會的這份兒緣分。

所以,賈逵的提議,好,非常好,但是行不通啊,因為賈逵的目的就是要分潤兩方的兵權,保證南方戰場,至少有三成兵力,保證在現在的皇室的身上。

曹休和曹真,夏侯尚,夏侯儒亦或是現在還活躍著的那些夏侯家的將領不一樣。

為什麼曹丕之後,曹家的將領就隻剩下曹真和曹休這一脈了,而絕大部分崛起的都是夏侯家的輩,同時曹丕在打壓曹家的勢力的同時,還一直要讓曹真死死的壓著曹休一頭。

就是因為血脈,曹休就算再是旁係,他也是實實在在的姓曹,這毋庸置疑。

而曹真不一樣,他姓的可不是曹,他是過繼過來的,而且不止一次的上書,想要將自己的姓氏變回去。

這就是關係,曹真這輩子也別想威脅皇室的位置,若是他或者他的後人有這個想法了,那都不需要皇室動手,自然就有人將他們解決掉。

真以為曹丕換掉漢家的下,那般的簡單呢?

而夏侯家就更加的不用了,那壓根就是姻親之家,恩若一家,不代表就是一家,所以曹休現在的這個地位,在曹叡的心裏也是很難受的,不過因為曹休的地位,和當初對自己的幫助,曹叡也隻能忍了。

而賈逵的提議,也算是打動了曹叡,隻可惜了,這件事終歸還是做不成,至少他曹休活著的時候,做不成。

這一次曹休中計,賈逵的實力猜得到擴充,但是這種擴充讓他更加的難受,東莞太守胡質等人也就罷了,雖然也是驕兵悍將,但是他賈逵也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也不是壓不住他們。

但是滿寵不一樣啊,滿寵不單單是前將軍,人家還是假節鉞!

賈逵論軍方地位,論名號,論資曆,乃至於輪特權,他都不是滿寵的對手,可是皇帝還讓滿寵受到他的節製,若非滿寵也是一個實打實的人,賈逵真的會被人架空的。

但就算是滿寵不在乎這件事,滿寵的麾下呢?胡質等人呢?他賈逵突然將他們收入自己的麾下,他不需要整合麼?亂糟糟的帶上去,別可能是一個陷阱,就算是順風仗,最後也得讓他們打的亂成一鍋粥。

更別,他曹休跑的也太快了一些!

賈逵至五將山時,曹休已經孤軍深入吳地,這是壓根就沒有想著等他們的意思,看到這個時候的曹休,賈逵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就是當年的那個曹仁大司馬,一個尿性!

而此時,洛陽的尚書蔣濟這才向皇帝曹叡表示駐守上遊的吳將朱然可能會從曹休後方襲擊,吳軍隨時會東進切斷曹休退路,建議派兵救援曹休。

曹叡也加急派出傳令兵,詔司馬懿停止前進,讓賈逵東進與曹休合兵一處。

而此時的賈逵哪裏還能夠和曹休會和,這家夥跑的太快了,自己若是加急趕路,他到了,麾下士卒也就散架了。

所以他幹脆一邊趕路,一邊修整自己的大軍,同時讓他們慢慢的融合到一起,同時賈逵料到東吳在東關沒有防備,一定是將軍隊集中在皖城,曹休孤軍深入必敗無疑。

於是,在最後部署諸將,水陸並進。行了二百多裏,抓到一個東吳兵,經盤問,才知道曹休的軍隊果然已經戰敗。

這個時候的賈逵有什麼辦法,這能夠怪他麼?他已經做到自己能夠做到的極致了,而且加快還知道

孫權早就親自到了皖城,拜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全琮為左、右都督,各帶三萬人馬,三麵埋伏。曹休的兵馬進至石亭一帶時,就立即被吳軍包圍。

曹休遭遇突然襲擊,本來就一時不知所措,在加上江東所有大將都接到了死命令,若是士兵衝在將領前麵,雖勝亦斬!

這樣一來,他曹休就更加的打不過了,交戰不利後便隻能慌忙退兵,吳軍在其後追亡逐北,斬殺魏軍萬餘,繳獲軍械車馬無數。

最後曹休退至夾石,發現夾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孫權阻斷。

此時,東南有追兵,西北無退路,曹休軍士卒叛逃,丟棄甲兵與輜重甚多,幾乎將要全軍覆沒。

賈逵軍既已聞知曹休兵敗,而且孫權正在遣兵截斷夾石。部下的將士大多不敢下決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應該再深入犯險,最好等待後麵的援軍到來。

這個時候,他就再次感受到了,這支聯軍,這就是一個坑,一個坑,果然是也就能夠打打順風仗,恐怕當初曹叡下令的時候,他也沒有想到這一點,曹休能夠被孫權這般的埋伏。

連陸遜都請出來了不,還給了他這麼大的權柄,這可真的算得上是將陸遜捧上了,還是踩著自己送上的。

賈逵朝著麾下的士卒道:“大司馬兵敗於外,路絕於內,進不能戰,退不能還,危在旦夕。東吳知道後麵沒有接應的軍隊,才敢大膽地追上來。

現在我們疾速前進,出其不意地趕到夾石,突然打過去,這就是所謂先人以奪其心,東吳看見我軍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軍到來時,東吳已經將把險路全部斷絕,到那時兵馬再多又有何用呢?”

於是,他指揮軍隊備道兼程。到了夾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豎起了很多旗子,並留少數士兵不停地打鼓,作為疑兵,然後親率大隊人馬迎戰吳軍。

賈逵畢竟是當初曹丕看重的人,這能力自然是不用的,他的障眼法生效了,他的算計也成功了。

東吳軍隊以為魏國救援大軍已至,於是迅速撤離戰場。

(關於這鄱陽太守假降,然後石亭一戰將他曹休的威名喪盡,並不是《三國演義》裏麵的那麼簡單,而且這一次,孫權為了拿下曹休,也真的是付出太多了,畢竟曹休給江東造成的陰影也太大了,他已經快要趕上當年的張遼了。

曹休打的勝仗很多,尤其是打江東,曹休是真的很有一套,單憑這一點來,曹休的這個大司馬他當得還真的不冤枉。

黃初元年的時候,曹休就開始麵對江東了。大將軍夏侯惇薨後,曹丕任命曹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接替夏侯惇屯駐汝南郡召陵縣,負責抵禦孫權。

當時孫權派遣將領屯駐曆陽,曹休到任後,立即率軍將之擊破,又另遣兵渡江偷襲,燒掉了吳軍設在蕪湖的軍營數千家。於是遷為征東將軍,兼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黃初三年的大戰,曹休又是唯一一次大獲全勝的士卒,雖有敗,但是順手讓臧霸被收走了,這也不得是福是禍!

之後吳將審德屯駐皖城,曹休將其擊破,斬殺了審德,收降了吳將韓綜、翟丹等人,一路算得上是將江東好不容易弄回來的這點東西都給謔謔了個幹淨不,還順帶的廢了江東的前哨。

同時曹休帶來的還不止是這些,最重要的是對江東的打擊,這些年江東逃往曹休之地的將領也太多了一些。

除了比較出名的韓綜和翟丹他們這些大將和他們的部將,據《三國誌》記載,還有很多大將,都是“率眾投降”,也就是,他們這一投降不是一個兩個,是動輒數千上萬的來。

想一想蜀漢的黃權,那可是讓西川好半緩不過氣兒來的。

而江東,有事可查的就是足足四支大軍投靠曹氏,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為的曹休這個大將的名頭。

《三國誌》:吳將張嬰、王崇率眾降。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將軍滿寵、東莞郡太守胡質等四軍,從西陽直向東關,曹休從皖,司馬宣王從江陵。

逵至五將山,休更表賊有請降者,求深入應之。詔宣王駐軍,逵東與休合進。逵度賊無東關之備,必並軍於皖;休深入與賊戰,必敗。乃部署諸將,水陸並進,行二百裏,得生賊,言休戰敗,權遣兵斷夾石。

諸將不知所出,或欲待後軍。逵曰:“休兵敗於外,路絕於內,進不能戰,退不得還,安危之機,不及終日。賊以軍無後繼,故至此;今疾進,出其不意,此所謂先人以奪其心也,賊見吾兵必走。

若待後軍,賊已斷險,兵雖多何益!”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賊見逵軍,遂退。逵據夾石,以兵糧給休,休軍乃振。初,逵與休不善。黃初中,文帝欲假逵節,休曰:“逵性剛,素侮易諸將,不可為督。”帝乃止。及夾石之敗,微逵,休軍幾無救也。

從這裏麵能夠看出兩件事情,第一就是江東和曹休的仇怨,這動不動就率眾降的,換成誰也受不了,所以孫權要弄他!

第二就是,曹休理解的和賈逵理解的也沒有問題,賈逵是真的沒有兵馬,而且賈逵最開始帶兵的也不是去救援的,那是去混功勞的,最後打成這個樣子,也實在是有些對不住賈逵了。

但是換到曹休那裏,他也委屈啊,憑良心,曹休這次被孫權算計的實在是過分了,之前的孫權和陸遜不是胡啊,陸遜已經當了很多年的文臣了,就是不想他這個和孫家有仇的家夥掌兵。

可是孫權為了對付曹休,不單單第一次親自臨戰,卻是主動放棄了大軍的指揮權,更是為了給陸遜正名,將整個江東都放到了他陸遜的腳下了一樣。

黃武七年五月,江東的算計開始,鄱陽太守周舫準備好了詐降的一切,然後將曹休誆騙進來,同時各個方麵也都開始了準備。

而在八月的時候,孫權進駐皖口,拜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於是陸遜統領六師和禁衛軍而攝行王事。孫權親自執鞭為陸遜在前開路!

同時孫權還將江東吳王麾下的眾多大臣也帶了過去,並且強行命令百官朝陸遜下跪,一次將他江東大都督的名號再次提了起來,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他陸遜就徹底的成為了江東的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