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再一次出兵了,這的確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之前諸葛亮第一次主動攻打中原的時候,的確是好生驚豔了眾人一把,別的不,那請老將趙雲親自帶著將近四成的大軍充當主力,然後直接兵出斜穀道,然後一戰占據箕穀!
生生的讓趙雲打出了主力的意思,然後將曹真的雍涼大軍給勾引了過去,一下子讓整個雍涼之地都空蕩蕩了起來,這下子可算是讓諸葛亮抓到了機會,一戰迫降了隴右的南安、水和安定三郡,基本上拿下了整個隴右之地。
這是蜀漢的驚喜,也是曹氏的驚懼,那個被稱之為不善兵法的家夥,這次一出手就是這麼大的手筆,不得不,這是十分讓人害怕的。
諸葛亮的執政之能已經不用了,執掌蜀漢這短短的數年之間,挖掘了大量的有才之士不,更是讓百姓快速的回複了元氣,同時也讓蜀漢慢慢恢複了底氣。
同時還有在南中大肆的收斂蠻夷充當百姓,那個叫做王平的將,靠著一群蠻夷士卒就擋住了他們曹魏大將張郃將軍的進攻,這都是曹魏朝廷看得到的,也是蜀漢給他們的驚訝。
可以,到現在位置,蜀漢的朝堂之上,能夠走到這一步,諸葛亮這個蜀漢丞相居功至偉,但是現在諸葛亮不單單執政能力出眾,他的治兵的本事那也是十分的厲害的。
這就讓他們有些震撼了,難不成這個家夥還是一個全才不成麼?
此時聽到這寒冬臘月之中,諸葛孔明再次出兵,不由的眾人有些震撼,生怕這次再次讓他諸葛孔明得到什麼機會,再將哪裏給奪走了,他們總不能再次奢求諸葛孔明犯第二次糊塗,然後再出現一個馬謖吧。
(在這裏作為為諸葛孔明叫一聲屈,因為諸葛亮也曾經一度成為武廟十哲之一,被無數武將供奉,而很多人都,這個家夥之所以進入武廟十哲之中是因為忠誠!
先不他諸葛孔明是不是真的忠誠,就他諸葛孔明的兵法是不是真的隻會一個穩妥,平平凡凡毫無能力!
諸葛亮被批判的最多的原因,應該責怪羅老先生,因為他用了太多別人的事跡來蟲吃到了諸葛孔明的身上。
火燒博望坡的是劉玄德,草船借箭是孫權自己不心玩脫了,空城計很可能是文仲業,最不濟那也是趙子龍身上的。
六出祁山也湊不夠數,對陣的不是司馬仲達而是曹子丹,並且被曹子丹打的大敗,數次北伐毫無成績,實在是一個廢人,空被神話了。
今既然到這裏了,作者就一這所謂的前兩次北伐,也就是那六出祁山之中的前兩次,或者第一次!
第一北伐應該是公認的最好的機會之一,因為開局真的是太漂亮了,隴右之地幾乎毫不費力的被諸葛亮收入了囊中,其中南安、水和安定三郡諸多官吏將校都被諸葛亮收入囊中,更是有著他的關門弟子,得意門生薑伯約的存在。
可以是大賺特賺,但是最後諸葛亮卻是發了昏招,摒棄了眾多將校的請令,直接將吳懿和魏延放到了後麵,重用資曆和能力明顯不如眾多老將的馬謖,最後導致了功虧一簣。
不過這件事情,的確是諸葛亮錯了,除了自私之外,還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可以,諸葛亮也沒有辦法,他必須要這個樣子!
就如同作者剛剛所, 諸葛亮在征伐南中之前那是一丁點的兵都沒有帶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就不認可他蜀漢丞相諸葛孔明,會帶兵打仗這件事情!
至於征伐南中,蜀漢所有的老臣看都沒有看一樣,因為話,對於南中的異族,他們實在是看不上眼,別啊漢中那個倨傲的魏延了,便是永安的李嚴,都覺得兩年的時間才平定南中,諸葛亮廢物的有些厲害了。
至於吳懿和吳班兄弟,那更是醫生沒坑,坐等看戲的模樣了。
這種情況下,他諸葛孔明第一次出兵北伐中原,他怎麼使喚的動這些老將,趙子龍不找他的麻煩,那已經是他大的幸運了。
可是趙子龍懂事兒,他吳懿和魏延懂事兒麼?
諸葛亮是托孤重臣啊,不過這又如何?吳懿是皇太後的親哥哥,益州世家的第一人,更是當年劉璋麾下排名前三的大將,這威望可不是一個區區的托孤重臣,蜀漢丞相能夠比得了的。
至於魏延那就更不要了,魏延魏文長,這位爺別諸葛孔明了,當年那個神仙滿地走的時代,他都是沒有幾個能夠看得上眼的,他的倨傲和當年坐鎮荊州的二爺是有的一拚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若是諸葛孔明不想大權旁落成為一個軍師的話,他就必須將權利,尤其是軍權,必須抓到自己的手中。
所以馬謖成為諸葛孔明的先鋒,這件事,也就不是那麼不能夠理解了,畢竟現在的諸葛孔明心中合適的那個人,還真就是馬謖了,其他人要麼不夠稱心如意,要麼能力不夠。
至於這第一次兵出祁山和第二次北伐攻打陳倉,這裏作者幾句。
關於六出祁山,恐怕所有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兵出子午穀,也就是魏延提出來的這一條,關於兵出子午穀這條計策能不能行,這個暫時先放到一邊去。
依《三國誌》補注《魏略》的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穀直取長安,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魏略》: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長安中惟有禦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穀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穀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這樣的計策,好,的確是很好,作為夏侯惇的兒子,安西將軍,坐鎮長安的夏侯楙也算是完美的繼承了他父親夏侯惇的軍事素養,怎麼打怎麼輸,的就是他這種人。
但是他不是廢物,夏侯家後代之中,若是論清談之人,夏侯玄首當其衝,若是論行軍打仗,那夏侯尚才是翹楚,若是論威武勇猛,那就應該算得上是夏侯儒了。
但是若是論踏實肯幹,持家有道,這夏侯家所有人加一塊,都他娘的得給夏侯楙讓路,這位爺可是被稱之為沒有丟了大將軍門風之人。
所以,這個計策好,但是夏侯楙會不會真的跑,這種事情沒準兒!
而諸葛亮真的隻是單純的拒絕了魏延就結束了?
諸葛亮不是拒絕了,他是直接將這個計策換成了自己能夠用的計策,將這條計策變得更加的穩妥了。
看看第一次北伐中原,兵出祁山,諸葛亮用的計策。
蜀建興四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繼位,缺乏統治經驗。諸葛亮抓住有利時機,決定出師北伐。次年三月,率軍進駐漢中,頓兵沔陽。
建興六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穀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率領步騎五萬人前往,大破馬謖於街亭。而同時趙雲寡不敵眾,失利於箕穀。諸葛亮乃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三國誌·卷三十五·蜀誌·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穀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穀,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看看這動作,和魏延的兵出子午穀,是不是基本上完全一樣高的,一路大軍在前,大軍變成了疑軍,然後將曹魏的主力,也就是曹子丹的大軍勾引到自己大軍的麵前。
然後直接出奇兵,兵出子午穀,直接打下長安,然後將長安拿下之後,就是虎踞關中過半,然後一個關門打狗,隻要半個月之內,主戰場能夠勝利,這事兒就成了!
但是這種計策的危險在於兩處,第一是夏侯楙會不會真的就跑掉,第二就是主力戰場上麵,能不能在魏延偷襲長安結束之後,快速的打通之間的道路。
畢竟雍涼之地,可是從曹丕的時代就收回去了,其中張既,孟建兩個人都在涼州治理過,同時還有郭淮在雍州,郝昭在河西,魏平在金城,之後費耀等大將在側,曹子丹統帥大軍。
這種陣容,諸葛亮可不敢保證他能夠快速的趕過去,至於內部問題,長安之後的洛陽大軍也不是趕不過去,所以這條計策不可控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來了。
諸葛亮拒絕了他,這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諸葛亮拒絕了之後他做出了改進,也就是延伸版!
兵出子午穀為什麼讓無數人覺得可惜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可行的法子!
兵出子午穀的根源在於他的奇正結合,諸葛亮大軍在明,作為正路之兵,也算是吸引敵方火力的大軍,同時魏延統帥五千精銳在後,直接繞道攻打長安!
這個作戰方針,和諸葛亮的一出祁山,趙子龍兵出斜穀,吸引曹子丹麾下大軍,然後諸葛孔明趁勢直驅隴右之地,連下三郡,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用!
雙方都是奇正結合,所有人都看著的是諸葛亮的大軍攻伐,最後帶著不少的百姓回來,就覺得諸葛亮出兵乃是因為蜀漢缺少百姓,所以遷徙百姓進入西川之地,填充東川漢中。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諸葛孔明又何嚐不是想要讓蜀漢勝利呢,再了,諸葛亮若非是用錯了人,隴右之地一旦歸屬了西川,那他他不是不能兵鋒直指雍涼之地!
再這第一次大戰的必然成功性,也是諸葛亮用兵之法。
諸葛亮用兵穩妥否?
他用兵並不穩妥,這也從第一次和第二次兵出祁山,北伐中原就能夠看出來。
先第一次,趙雲兵出斜穀道,作為疑兵讓曹子丹調轉槍頭攻伐趙雲,這是為什麼,曹子丹可是當年曹魏太祖曹操的樣子,從黃巾之亂就跟在曹操的身後。
一度被稱之為曹氏二代之中的第一人,甚至可以與鄢陵候曹彰齊名,最後威望直逼曹魏第一任大司馬曹仁曹子孝,他為什麼會放開隴右之地卻是跑到了斜穀道,和趙雲打了起來。
這明了兩件事,第一,趙雲會相愛的士卒絕不是什麼兩三千人,他至少能夠偽裝成諸葛孔明麾下的大軍主力,否者他做不到這一點,將曹子丹勾引過來。
第二,趙子龍的威名,的確是值得曹子丹這般的行動!
如果將漢末三國分開,大概可以劃分成三個時代。
第一個就是諸侯混戰的上古時代,這個時代大概可以成群星璀璨,也可以成神仙妖魔遍地走,當世良將多如狗,那個時候想要出名很難,想要名聲大噪,更難!
田國讓和牽昭這種將異族打的和三孫子一樣的家夥,在那個時代直接被拍死在了沙灘上,壓根就沒有出頭的機會。
公孫瓚麾下的公孫瓚自己那就是一個實打實的人物,麾下白馬義從誰見了誰頭疼。
遙想當年劉虞集合十萬大軍討伐公孫瓚,從事程緒勸諫,劉虞不聽,還下令斬了程緒,最後卻是被公孫瓚幾百人給打成了孫子樣,劉虞北逃至居庸,公孫瓚追擊,抓住了劉虞,並最終殺害劉虞。
袁紹麾下的河北四亭柱到底怎麼樣先放到一邊,那將白馬公孫的神話覆滅的麴義,絕對算得上是當初的袁氏麾下第一大將。
田豐沮授,便是那愛財的許攸都不能讓人輕視一絲一毫。
西涼的馬孟起和龐令明,韓遂麾下成公英,呂奉先,袁公路這群已經失敗了的家夥,他們那個人麾下不是英才赫赫,那個時候,想要成為名將那是相當的艱難了。
更別曹劉孫三家了,一個個麾下和變態一樣,隻要打仗就失敗的曹魏第一大將夏侯惇,三日疾馳八百裏,一戰下金城的夏侯淵,虎豹橫行下驚的曹純,坐鎮荊州抗孫劉的曹仁,還有橫行大漠的曹彰。
另外悍勇果敢的樂進,外將之中第一人的於禁,長驅直入的徐晃,威風八麵的張郃,可讓江東兒止啼的張文遠。
這群人在的時候,曹真哪一個敢硬碰硬?
所以到了這個群星璀璨的時代過去之後,他曹真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或者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大將!
而蜀漢方麵,隻有一個那個時代遺留的產物了,那就是趙雲趙子龍,這個時候,當初在漢水那般風光的老將,再次出山,他曹子丹除非是瘋了傻了,否則不會不動手的。
這就是諸葛亮的攻敵所必救!
之後再兵出陳倉,這一次大戰,最出彩的是曹真,變強也算得上是郝昭,因為他們兩個阻止了第二次進攻北伐的諸葛孔明。
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曹真便讓郝昭坐鎮陳倉去了,《三國誌》:諸葛亮圍祁山,南安、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遣真督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安定民楊條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進軍圍之條謂其眾曰:“大將軍自來,吾願早降耳。”遂自縛出,三郡皆平。
《三國誌》: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亮果圍陳倉,已有備而不能克。增邑,並前二千九百戶。
第一次祁山大戰之後,曹真認為諸葛亮必攻陳倉,於是命將軍郝昭、王生也就是王雙守陳倉,修築城池。
諸葛亮果然攻打陳倉,郝昭早已有備而戰,諸葛亮不能攻克,同時蜀漢軍隊兵糧不足,致使諸葛亮無功而還。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並前二千九百戶。
這個看著,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這裏麵缺少了一個最關鍵的東西,時間!
《三國誌·魏書·明帝紀》:蜀大將諸葛亮寇邊,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一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合擊亮於街亭,大破之。
亮敗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長安。二夏四月丁酉,還洛陽宮。三赦係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論討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五月,大旱。
六月,詔曰:“尊儒貴學,王教之本也。自頃儒官或非其人,將何以宣明聖道?其高選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國,貢士以經學為先。”
秋九月,曹休率諸軍至皖,與吳將陸議戰於石亭,敗績。乙酉,立皇子穆為繁陽王。庚子,大司馬曹休薨。冬十月,詔公卿近臣舉良將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