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備戰(1 / 2)

好在長青營所在的臨時軍營裏因為密衛臨近隊伍的關係並不缺少各種層次的中型馬,保定府以前的城防隊伍中也能挑出一些勉強還算像樣的輕型馬。經過訓練中的實踐測試,這個年紀的孩子們操作六十七毫米口徑的行營炮雖然稍稍略顯笨拙但勉強還算附和要求,就算是把炮彈箱掛在輕型馬的四麵和上部也可以利用十分簡單的工具來完成。可要是打算把中型馬當作馱馬,那就有些太過勉為其難了,最多隻是利用中型馬做為挽馬,然後少裝一些比例的貨物的時候,還算是勉強能夠駕馭。

楊天最終放棄了讓孩子們建立馱馬化部隊的打算,而采取挽馬原則。這樣一來合格輕型馬的數量不夠就似乎不是問題了。唯一的問題是上一次實戰很顯然證明了在真正的戰場上多準備一些看似十分簡單的霰彈總是好的。

於是,在隨後的日子裏,楊天一麵組織隊伍進行實戰演練和比較高級且消耗不少槍械彈藥資源的訓練,一麵緊鑼密鼓的籌集各種各樣的霰彈。主要是民間各種規格的前裝槍滑膛彈丸,規格控製在比較統一口徑的二十克左右。

滑膛槍彈丸對於此時並不缺乏輕武器槍械的長青營來說做為大規模臨戰環境下近距自衛的意義也沒有,但同密衛中一些工匠們交流的時候楊天還是知道了一個密衛之中的爆破攻擊訣竅:在小型鉛彈上塗上泥巴風幹,用過量的優質黑火藥以專門設計的引火管來引爆,如果引爆容具是金屬的而且合適的話,能把這些小型滑膛槍彈丸以很高的速度打出去。而且:後膛炮彈中的霰彈也是可以填裝和更換的,可以用規格未必統一的鐵釘鋼釘、鐵箭或者鋼箭製成湊合用的“準箭霰彈”來替代鉛彈增強效能。

就這樣:楊天把近三百名營內的女學兵全部動員起來在專門工匠們的製導下磨製和加工鐵箭頭與鐵釘鋼釘粗料,而有訓練任務的男孩在空餘的時間也負責趕製小型鉛彈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楊天也沒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自身的這點兒人力上,在接下來的日子張茜帶著密衛中的一些人從保定府乃至周邊的津門、北平、甚至外省的開封、濟南等地收購大量鐵釘鋼釘、規格在一錢出頭的民間輕箭箭頭,並安排了不少民間的鐵匠們以並不算低的報酬趕工加工這些東西。畢竟:要想裝在後膛炮彈內打出去之後有起碼的方向性,箭雨雖然不需要,但專門的掛風箭尾線還是需要的。

讓楊天多少有些興奮的是自己這樣的趕工和忙碌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新朝四十四年的煙花三月將要過去的時候,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總共籌集了百萬枚左右的六七錢左右的編外用於爆破攻擊的小型鉛彈,總重多達二十噸上下。同時可以用於填裝傳統六十七毫米口徑榴霰彈後唐炮彈的鋼鐵帶尾線釘箭兩千多發份超過七噸,如果再加上隊伍內現存的六噸六十七毫米口徑炮彈、十噸以上的優質散裝火藥、二百發左右總共六噸的一百五十毫米短山炮彈藥,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單兵自衛武器,總的武器彈藥攜帶量總能有四五十噸左右的規模,需要上百輛大車才能裝的下,靠這些孩子人力攜行中的相當一部分似乎是根本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