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風暴(1 / 2)

保定府長青營加緊戰備籌備的消息當然並沒有能夠瞞得住,然而對於民間下層並不算寬裕的華北來說,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起事卻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一是如果在新朝聖皇所率密衛為核心的大軍還沒有遠離九州內地的時候就起事,很有可能遭遇軍事乃至政治上的巨大變故,二是在民間糧食囤積並不算豐富的情況下,大規模的隊伍很難有效而靈活的機動。從本質上來說,新生會並非晚明農民起義那種倉促上陣,更不視簡單意義上的饑民為真正可靠的力量了。

“照這個架勢,我看到了秋收的季節,再想打保定府恐怕就比現在要難的多了,更不要說那個時候的北平。。。”臨近夏季,新朝聖皇所率領的隊伍剛過,津門的一些新生會骨幹在密會上就有些躁動不安起來了。

“應該還是夏季的時候誘他們出來更好。。。”

“夏季的時候好什麼,難道我們不依靠火藥麼。何況在北方即便是夏季也不是如南方一樣經常陰雨,下雨的天氣仍然不可求。反倒是有可能的蛇蟲疫病,對於在某些方麵的資源並不寬裕的我們來說更是個麻煩事。。”

在這個時候一名海外來的新生會頭目隻問了一句話,讓不少人都多少有了一些信心:“不知道這些日子裏,保定府的糧價有沒有上漲?保定府周邊呢?如果眼下這個時候城內還沒有不正常的收攏糧食的跡象,那就說明這支幼營還不知道我們的力量有多大,還是很有自信的。相信到了秋季的時候,保定府內的那些人或許會更有自信出城與我軍交鋒吧?”

這樣的話,毫無疑問讓多少有些急躁與躊躇的人心安了不少。

“分舵主,你估計秋天的時候海外能增援過來的兵力能有多少?都算是還算像樣的隊伍麼?”不少人在這個時候多少有些顧慮的詢問道。

新生會的曆史上並不是沒有過起事,也並不是沒有過失敗。新朝真正意義上三衛係統精銳的強大乃至給人的印象,過去多年之後仍然讓很多人心有餘悸。就算是在北方,若沒有幾萬真正像樣的力量,真正了解一些事情的中層骨幹都會是缺乏信心的。

“到時候你們就清楚了。在場的諸位都算是真正可靠的人,那我就不介意冒著泄密的危險吹吹風,中秋前後增援過來的海外精銳至少是這個數。。。而且,都是至少三成配備後膛槍的精銳,還同樣有新朝最新式的火炮。。。”

“六萬大軍。。。兩萬以上的線膛槍。。。?”

“加上北地我們可以動用的力量,還有到時候從南方集中過來的力量是六軍十八旅,十萬主力絕對沒有虛張聲勢,這個規模的力量用在水路冬季也不癱瘓的南方,麵對應天新城內的留守力量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把握。因為根據我們的情報,最近密衛乃至應天新城裝備了一種鐵甲汽船船隊,就是用他們自己的線膛野戰中炮在近距離上都打不透。這更增加了我們在江河縱橫的南方活動的風險,所以這一次力量的重點集中到北方,來圍點打援,就是打不動,也力求真正讓至少淮河以北的半個北方改天換地。當年的新朝,也是在淮河以北發展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