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銀杏泛黃,黃葉如蝴蝶般隨秋風緩緩墜落,在地上鋪了一層,如夢如幻,引得遊人無數。
清河縣外有一座大湖,沿岸種了不少銀杏樹,每到秋季,便美不勝收,再加上湖麵狀如滿月,此湖因此得名銀月湖。清河縣是一個不小的縣,縣內有幾百戶居民。銀月湖湖水清澈,風景秀麗,天氣晴朗時,這裏便是清河縣眾人聚集之地。湖上有一座石橋,是通往縣外的必經之路。
此時,橋下的大石上坐著一黃衫女子。讓人驚奇的是,那女子竟然脫了鞋襪,將一雙白皙秀美的玉足浸入水中,不時撩起水花,晶瑩的水珠在夕陽的映射下如珍珠般耀眼。這一大膽的舉動吸引了很多遊湖之人,很快,橋上靠近那女子這邊被圍得水泄不通。
黃衫女子又將裙子向上提了一點,露出一截修長好看的小腿,橋上立刻響起一片驚呼聲,隨後是議論聲。
“這個女子竟然當眾洗腳,真是大膽。”
“哼,我看是不知羞恥吧。”
“不知羞恥你還看得那麼起勁兒,哈哈。”
“這小姐真白啊。”
那女子顯然聽到了眾人的議論,她並不生氣,反而轉過頭來看著眾人。大家終於看到了她的容貌,嬌美的鵝蛋臉,一雙大眼滿含春水,挺翹的鼻梁下,紅潤的嘴唇嫩若花瓣,她朝著眾人一笑,露出一顆尖尖的虎牙來。
“哇,好美!”
“這姑娘是誰呀,怎麼以前沒見過?”
“我也沒見過,外鄉人吧。”
女子笑笑,不再理他們,繼續用雙腳踢著湖水。突然,一個身影沿著湖岸的石欄攀了下來,來到黃衫女子身邊。女子回頭,見一個青衫年輕人站到了自己身側,手中還抱著幾本書。年輕人相貌清秀,看起來還不到弱冠之年。
“這位姑娘,眾目睽睽之下當眾濯足,於理不合,請速速離開吧。”
黃衫女子抬頭看了看他,笑道:“我還不想回去。”
看到有人下去,橋上圍觀的人便開始互相詢問那是誰,很快有人認出他是城中的蘇秀才。蘇秀才名叫蘇西風,父母早亡,家境貧寒,但自幼勤學苦讀,頗有些才氣,寫的一手好字,在清河縣也算小有名氣。看他懷中抱著幾冊書,應該是剛從鄰縣的老夫子那借書回來。
“蘇秀才,你認識這位姑娘,還是你看上人家了?”
蘇秀才不理會那些人,又對黃衫女子道:“姑娘容貌秀美,一人外出,還是注意安全為好。”
正說話間,一條畫舫向這邊靠了過來。畫舫上立著一個華服男子,大概是見這邊熱鬧,正向這邊望過來。橋上很多人認出了這是王員外家的畫舫,低聲道:“王公子來了。”
這位王公子是清河縣首富王員外唯一的兒子王益之,因為中年得子,王員外對其十分寵愛。他自小便財大氣粗,如今又交了幾個酒肉朋友,經常流連煙花之地,王院外看他不成器,想要好生教訓一番,卻總被妻子阻攔。王員外無奈之下,隻好隨他去了。
蘇秀才看了畫舫上的人,向前走了幾步,擋住了黃衫女子。他低聲道:“姑娘快些離開吧。”
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正好落在黃衫女子的身上。黃衫女子偏著頭笑了笑:“好啊,我這就離開。”說完,她站起身來,一手提著裙擺,一手提著鞋襪,光著腳踩著大石,向石欄走去。見那女子要離開,橋上的人覺得沒熱鬧可看了,紛紛準備離去。
“姑娘且慢!”畫舫上的王公子已經看到了黃衫女子,命人將畫舫向這邊靠近。船夫加快了速度,很快便來到了近前。看清了黃衫女子的容貌後,王益之眼前一亮,急忙拱手道:“這位姑娘貌美如花,可是清河縣人?”
黃衫女子搖搖頭,“我是路過此地。”
“哦,怪不得此前不曾見過。在下王益之,敢問姑娘芳名。”
“我叫蘇蘇。”蘇蘇說完,甜甜一笑,露出了潔白如玉的牙齒,那顆尖尖的小虎牙更是讓王益之心頭一跳。
“可否容在下盡一盡地主之誼,陪姑娘遊玩銀月湖。”
“好啊。”蘇蘇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蘇秀才低聲道:“姑娘冒然隨陌生男子上船,於禮不合。還是快快回家吧。”
蘇蘇回頭看了他一眼:“你也是陌生男子,我為什麼要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