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來了!”
“快點鋪好!快!”
黃敘一個一個的坑檢查過去,不斷的比對馬強給他的圖紙,讓軍士進行修正。
“黃敘,坑挖的怎麼樣了?”馬強帶著扛著炸藥包的軍士走了過來。
“回明公!土坑已經挖的差不多了,請明公檢驗!”
馬強走上前,一個一個的看了一遍,又拿過一個炸藥包試了試,發現土坑的大合適,點頭道“好!來,試射一發,放一壺黑火藥在底部,放一個隔離板,再放一個炸藥包!”
如果是後世的軍迷看到馬強現在做的土坑,一定會驚呼一聲“沒良心炮!”
沒錯,馬強現在做的就是簡易版的沒良心炮。
其實沒良心炮不是後世紅色軍隊的首創,它是有原型的,那就是一戰時期英國發明的李文斯拋射炮,李文斯拋射炮就是用粗大的通氣管或大型油桶改造、焊接而成,隻不過他發射的是裝滿了汽油的油桶,是充當燃燒彈用的,目的也是為了燒死坑道中的德軍,畢竟英國可不像紅色軍隊那麼缺乏重炮。
而沒良心炮的發明者聶佩璋是東北軍工兵出身,接受過嚴格係統的軍事教育,因此從李文斯拋射炮中受到啟發,根據當時軍隊缺少火炮,而且多攻堅戰的情況設計出了沒良心炮,因此,這武器從一開始就有很多的土工作業要求,如不是攻堅戰,根本沒條件搭建這樣的火炮。
而之所以挖坑,則是因為沒良心炮必須埋在土裏才能用,後世很多影視劇,將沒良心炮就當做一個汽油桶放兩個木棍撐著就行,那也太看熱武器的威力了,如果不埋在土裏,讓大地吸收這股後坐力,就等著自己被這沒良心的玩意炸上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沒良心炮的出現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烈性火藥,黑火藥由於爆速過低,根本沒法做成合適重量的炸藥包,黑火藥要產生爆炸效果,其容器必須是一個高度密閉的空間,而用棉布或者麻布製成的炸藥包很難達到黑火藥的理想爆炸條件,就算勉強達到,包裹層也會厚的不像話,影響到裝藥量,如果加大裝藥量,又太過沉重,難以利用沒良心炮這樣的方式投擲,因此在鎮北軍中,炸藥包是真的炸藥,而不是火藥。
這也是為何之前郭銀用投石機投擲的是手榴彈而不是炸藥包的原因了。
“壓實了,兩根導火索一起點,注意不要搞錯了長短!”
鎮北軍的導火索是分三層,內芯是顆粒黑火藥,第二層是膠質防水層,第三層是羊毛線加強層,普通的雨水根本不會影響它的持續點燃。
“田楷!一旦炮擊開始,立刻準備進攻!”
“諾!”
“試射點火!!”
隨著馬強一聲令下,一根導火索被點燃了,先是做為底藥的黑火藥被點燃,隻聽到嘭了一聲,黑火藥被導火索點燃後,快速的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的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的產生使得底層壓力瞬間加大,由於四周都是壓實的土地,這些壓力隻能衝向隻用一塊木板當隔離板的炸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