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馬強要紫虛帶著徐庶從長安一路看到幽州的原因,不打下這個底子,他還真的怕和徐庶聊崩了。
聊崩了徐庶事,後麵對鹿門書院的那群年輕俊才的一網打盡計劃受到影響,那事可就大了。
那裏的州郡之才都可以按打來算了,更還有諸葛亮、龐統這樣的一國之才啊。
“大將軍的在理,故而昔日武帝用張湯,光武遷叛首,但地方無豪強則不穩,如之奈何?
大將軍清田分地,科舉取士,難道是為了消滅下世家豪族嗎?
以下為敵者,即如秦皇,也將二世而亡啊!”
對,曆朝曆代都知道豪強不是好東西,但沒有地方豪強,地方必然不穩,你馬強有辦法解決嗎?
就算你麾下兵馬冠絕下,大家都打不贏你,但你總有老死的時候吧?
到時候還不是該回來的都會回來。
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更好的治理下的手段,就別嗶嗶,還是走老道路吧,最少能讓下再太平兩百年不是?
“哈哈,百姓思安,如不是有人從中作梗,怎會有百姓作亂?
其實所有的世家豪強都是壞人,也是不公,這些人當中的確有不少是君子,甚至有的人為了下大義可安然赴死,可謂我大漢脊梁。
但世家豪強的存在,卻然的剝削了黔首百姓的利益,這並不會因為個人品德而改變。”
徐庶有些聽不懂了,他疑惑的問道“大將軍此話何解?”
馬強笑道“個人的好壞是品德問題,近年大漢朝廷昏庸無能,各地不少修路造橋都是地方豪強做的,我甚至可以有的豪強是好人,是善人,是連螞蟻都不忍踩死的大善人!
但豪強裏有好人和豪強有利於下有什麼因果關係嗎?
我可以斷言——沒有!
豪強做為一個階級,哦,階級也就是一個集體因為在社會地位或者生產關係的位置不同,可以理所當然的占有另外一個集體的勞動所得,比如地主和佃戶,比如朝廷和百姓。”
馬強稍微解釋了一下,繼續道“豪強階級是如何維持自己的存在的呢?
一是壟斷政府職位,舉孝廉讓能當官的人都是豪強內部認可的人,保證集團的政治利益,二是占有大量田地,讓佃戶為自己耕作,好占有佃戶耕種出來的糧食,以此保證集團的經濟利益。
人是有感情的,階級沒有,一個階級隻會按照自己誕生的目的來行事,因此我大漢逐漸變成了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變成了耕者無米可食,織者無衣可穿,變成了下之大,卻無百姓安居避雨之所。
豪強階級對百姓的侵占不會因為個人道德而減少,在沒有外力幹涉下隻會愈演愈烈,一直到被剝削階級再無路可退,暴起反抗為止,反應到現實,也就是黃巾之亂。”
徐庶皺眉道“大將軍將黃巾之亂怪在世家豪強身上,是否有失偏頗?
而且佃戶之事,古來有之,世人有窮就有富,而且世家豪強也是代代辛勞,積累家業而成的,所占據的田地錢糧,也不是做了什麼違法亂紀之事而取得的,大將軍不也豪強之中有好人,有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