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章 名額問題(1 / 2)

兗州要開州試的消息立刻席卷了全州。

之前的清田分地讓兗州的豪強人人自危,甚至有不少豪強在交出土地後已經開始打算是不是應該讓一部分族人去益州或者荊州,以防日後大將軍府對豪強大族進一步打壓。

可現在要開州試的消息傳開,這些豪強立刻停住了自己分家的腳步。

原因很簡單。

之前的清田絞殺了大量士族豪強子弟,這些人死後,位置就空出來了,兗州又不像河北,有馬強多年培育出來的平民學子可以應試,如果開州試,中舉的必然多是豪強子弟。

刺史府發出來的布告寫的可是很清楚,這一次得大將軍府和國政院特許,此次州試第一名可以得到從五品的官位,這大概得是一個郡丞吧,這樣再幹幾年,豈不是要升到郡守?

除此之外,此次州試還拿出了九個正六品以及數百個從六品及以下的官吏職位,這些足以讓很多豪強子弟心動不已。

而且不僅僅如此,根據道消息,因為官吏缺的厲害,朝廷很可能在明年又要開科舉了,隻有先中州試才能參加國試,而國試如果考中,當官倒是其次,若是被大將軍看中,二品高官不是指日可待?

和這個相比,家族的田地被清分了又如何?

那是家族的啊!

又不是我的!

如果能中舉出仕,那幾畝地沒了就沒了吧。

更重要的是,從現在的局勢看,大將軍一統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真的要分家去什麼荊州、益州,過幾年不還是要被河北軍攻下,到時候在當地積累的田地再被清一次?

何苦來哉啊~

正所謂溥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隻要沒人能打敗河北軍,你能逃到哪去?

很多豪強大族的族長發現,之前還吵著要分家南下的那些人突然不話了。

甚至有的已經上路的還折返回來要求換人。

誰都沒想到,的州試,居然讓這些士族豪強子弟對河北大將軍府的態度為之一變,原本那些罵科學有違聖人之道的人也開始偷偷賣書研讀,原本那些吵著要聯合各地豪強將河北人趕出兗州的,也開始閉門讀書了。

這些儒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在河北的馬強什麼叫能屈能伸!

——薊縣

“王越,兗州的情況真的轉變的這麼快?你可別對我報喜不報憂啊!”

馬強看著錦衣衛報上來的報告,這麼感覺這麼不可靠啊。

自己可是剛剛把那些豪強大族的田地都強清了,一個州試,就把人心收服了?

難道他們不恨自己取消了察舉嗎?

仿佛看出了馬強的想法,王越道“明公,兗州傳來的消息的確無誤,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察舉官吏多為各豪強大族嫡係子弟獨享,那些旁係子弟,根本無法通過察舉成為官吏。

再加上兗州並無什麼新學學子,因此此次州試獲利最大的就是這些士族豪強的旁係子弟,他們也是士族豪強中人數最多的那部分人,故而民間風向頃刻間發生了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