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漆盒競價(1 / 2)

李承的提議,無疑是冒失的。

但又符合他的年紀以及外國人的身份——無需顧忌什麼皇室的體麵。

有關天皇陵考古發掘的建議,在東瀛,其實從未斷絕,但從沒有人拿到明麵上說過,因為,業內所有人都清楚,宮內廳禁止考古發掘天皇陵!

東瀛唯一一座“半發掘”的天皇陵,就是前文提到的“天武/持統天皇合葬陵”。

天武與持統是飛鳥時代的天皇,是東瀛曆史上著名的夫妻天皇。

天武持統合葬陵在1235年被盜,墓葬室內一片狼藉,天武的遺骸,持統的骨灰撒得到處都是。

此後幾百年中,天武持統合葬陵基本上就沒有安寧過,裏麵稍顯珍貴一點的物品,全部被竊,甚至連天武天皇頭蓋骨都被行廣和尚偷走……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明治時代,不過,此時再去修繕已經沒啥用,裏麵基本上空空蕩蕩,宮內廳也隻能按照史料重新製作一套隨葬品及棺木,擺放在墓葬中。

之所以說“半發掘”,就是說這座皇陵是被盜賊發掘,更專業的現代考古學者,可從來沒有機會真正發掘過——隻能進去考察一二。

在場的每一位,要麼文學、要麼史學、要麼藝術,最次也是鑒古,後綴都有“大師”,他們對李承的提議不動心麼?

非也!隻是,這事能成麼?大家相互望望,依舊沒人敢開口。

僵局被高野和明打破,他清清嗓子,咳嗽一聲後說道:“此事事關重大,非我們可以討論。李生,無論如何,都要感謝你的慷慨,我一定叮囑他們,不會損壞這枚銅鏡。”

高野和明竟然沒有現場反對?語義不明!這就很微妙鳥!

這讓其他人多了一份突兀的心思——誰不想成為第一位天皇陵的考古發掘負責人?

李承撓撓頭,表情有些靦腆,遲疑著說道,“高野前輩……這個……這個,我明天,最遲後天,要回美國,這枚銅鏡,無論是理化分析還是碳十四,還請盡快準備。”

這話把高野和明說得一愣,“這麼著急?為什麼不多待幾天呢?”

“抵日已經半個月了,我在北美還有一片農場,要趕回去準備夏收。”

“這樣啊……”高野和明沉默片刻後,眼睛掃掃其他人後,溫言說道,“銅鏡的事,稍後我倆單聊,會找到處理方案的。”

在場的,都是老狐狸,高野和明什麼打算,很快就被人猜度出來。

“固庵先生的高足,果然名門氣度,年輕不凡。”率先與李承交換名片的,正是土方成頃。他笑容和煦地拍拍李承胳膊,“不用這麼著急去北美吧……去東京國立博物館看看,我帶你見識見識從未公展的秘藏。”

不用說,這老家夥也想購買這件仁德青銅鏡。

“土方前輩太客氣,對世界四大名館之一的國立館,晚輩慕名已久,隻是這次確實有些不方便。”李承連忙將自己的名片拿出,雙手奉上並客氣道。

名片一亮,自然不會隻給土方成頃一人,李承挨個發一遍,大多數都對他很友好,言語中或多或少都有邀請李承參觀的意思。

高野和明氣得老臉通紅,又不好發作,隻好等李承名片發完,才用指關節敲敲桌麵,“行了!這件青銅鏡勿論是不是仁德天皇的,它是東瀛上古銅器無疑。今天李生帶它來德川美術館,是德川的緣分,你們那點小心思,都給我收一收!”

說完,他的眼神掃視一圈,很是嚴厲。

有幾個輩分低一些的教授,都沉默下來,隻有土方成頃和高田時雄的神色不太在乎——國立博物館和靜嘉堂文庫,一個背靠東京府財政,一個背後有三菱財閥,根本無需看德川美術館的臉色。

隻是,這兩人和高野和明的關係都不錯,此時也不好因為一件藏品而選擇當麵翻臉——私下的聯絡,肯定還會有的。

李承眼睛眨眨,暗悔自己來之前考慮的不夠周全,仁德青銅鏡還真需給高野和明一個麵子,不過,不急,自己還有後手。

“高野前輩、土方前輩,這次來東瀛,晚輩還僥幸收獲一件鐮倉早期花鳥螺鈿漆盒,請給位品鑒!”

如果說仁德青銅鏡是依靠曆史來實現價值,那麼這一件鐮倉早期花鳥螺鈿漆盒,則是藝術與曆史並重。李承想著,趁著識貨者眾多的好時機,趕緊亮出來。

“還有?”高野和明一愣,隨即有些後悔剛才為什麼要把這些人叫來?如果說第一件,他還能賣麵子讓這些人不爭搶,這第二件……再這樣做,說不過去呀。

“鐮倉時代的花鳥螺鈿漆盒?”土方成頃反應很快,轉手又抓住李承胳膊,“在哪兒?”

原本準備離開的其他教授,再度被這件東西吸引,不走了。

“您稍等,在街對麵的賓館,我這就安排人去取。”李承連忙笑著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