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投標風雲(1 / 2)

李承與朋濟明,又填寫了幾份混淆視線的假單——低於攔標價即可。

已經有人下場投標,更多的人還在躊躇,觀望。趁著這會人少,倆人握著折好的六七份標單,開始投標。

在這次黑市小拍所有來賓中,倆人的知名度都不算太高,關注的人不是太多,但有心人還是有的,譬如王定乾。

他還未下場投標,目光盯著李承的身影,想看看他都投哪些,稍後可查那些中標,中標品的真偽如何,由此可以對李承的學識有個綜合判斷。

其實,他自己也意識到這種心思太無聊,可架不住,就是想知道。

又譬如黃家瑞。

黃家瑞也沒有下場,正和師兄翟建明商議著如何報價。

倆人自從離開後,倒是聽從了李承的建議,各自將“玉舞人”和“霽藍釉直筒杯”從競標名單中刪除。

至於那件“極品封門青(黃家瑞認為的)方章”,翟建明有心交好李承,本想著勸說師弟放棄,可黃家瑞一副“我看中的東西憑什麼讓給他人”的模樣,便沒再開口。

因為有這件物品的“疙瘩”,翟建明自然不好意思回去,黃家瑞更樂得自在。兩人一直就沒回去再續結對之緣,這次與朋濟明李承的結對,隱然已經散了。

這對師兄弟又轉了一圈,各自又尋到一件自認不錯的標的物。

翟建明有心想要請李承幫忙再看看,黃家瑞臉色陰沉,顯然不樂意。

翟建明對師傅一家一直非常敬重,知道師弟黃家瑞自小心高氣傲,今天連著兩件東西都被比他還小的李承駁斥,已經怒火中燒強行壓抑下來,如果這次看中的東西再被李承否定,說不準師弟會當場爆發。

那時,就真的不好收拾。

心中歎了口氣,便熄了心思。

兩人正商量著標價,填寫標單呢,李承下場投標。

黃家瑞的目光凝了凝,李承向那枚“極品封門青”投了標單。

這家夥一點麵子都不給麼?明知道自己也選中了這件貨品,他連和自己商量都沒商量,就直接投標了?自己怎麼也還是結對中的一員吧,這小子還會不會做人?

他咬咬牙,心中無名業火騰地就燒將起來!抽過一張標單,填上標號,然後快速填上一長溜數字。看得翟建明驚訝的張張嘴,有心要勸說一句,想想師弟的“長項”和脾氣,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

福成行是雜鋪,也就是什麼類別的古董文物都賣,這得益於黃英豪四十年的掌眼生涯,真正算得上見多識廣,還有他在鑒定方麵的天賦稟異。

他的弟子就不成了。

黃英豪一共有四名入室弟子,兒子黃家瑞偏於金石玉器,翟建明偏於瓷器;還有兩名弟子一位偏於字畫古籍等紙本藏品,另一位偏於雜項把件這類。

黃家瑞填寫的數額為十二萬夕元!這對於封門青印石而言,已經是絕對天價!

在翟建明看來,這件東西,師弟是搶定了。他尋思著這次回去該和師傅聊聊,師弟這脾氣,以後繼承家業,一定會吃大虧的。

讓師傅出麵轉圜一下,畢竟,那位年輕人自身水平先不說,他背後可站著一位真正的大神!饒真頤在江城文博界,就是那座最高的山!

場外關注李承的第三個人,是黃學仁。

這次回江城,事務眾多,這種黑市小拍,他其實看不上眼的,但為了給安達維一個麵子,稍後會下場投標,捧捧場。

既然下場,那當然不願意買回去贗品——錢是次要的,關鍵名聲不好聽。

他盯的目標是那件大運琢器。

近年來,絲國青銅器在夕羨依然走俏,但價格漲勢不如古瓷器漲勢快,再加上各國對贗品青銅器的防範加重,讓黃學仁不得不做出“轉型”的決定,譬如贗品青銅器“內銷”,又譬如增加新的項目,如古瓷器的仿製。

大運琢器,是宮庭製範的標準器,盡管隻是清代中晚期作品,但它對於仿製,有著重要意義。

其一、以此為範,所製作的仿品,經得住拷問,不是臆造品;其二、可供研究以此來破解禦貢瓷器的瓷土配方和釉色之秘;其三呢,則是讓那幫下屬感受真品的氣韻,隻有多接觸真品,仿製出來的瓷器才有可能接近真品。

這件大運琢器,價格不會太高,作為模範,極其合適。

他的眼睛盯著李承投入紙箱中的那枚輕飄飄的折標,尋思著自己該出什麼價位?

李承自然不清楚,自己投標竟然被好幾個人盯上。

他投完標單,與朋濟明回到座位上,伸了個懶腰,“朋哥,要不出去走走?這會才七點一刻,結果要到八點半才能出來,一個多小時呢。”

朋濟明沒有李承的瀟灑,瞪了他一眼,“等到七點半截標再出門。怎麼著也要看看有多少人投了那件東西,其中有沒有什麼大頭人物。對了,剛才除了你之外,已經有四人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