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上船下海(1 / 2)

不管是基於收藏愛好,還是囤貨需要,李承覺得自己都需要一間麵積更大,條件更好些的房間,來陳列那些買來的精品貨色。

萬惠小區的房間,還是小了些,而且很不專業,不利於紙質藏品的長期存放。至於葵湧碼頭的貨倉,那是堆積“貨品”並進行分類的地方,更不適合儲存這些精品文物。

看來,買別墅勢在必行。

翻翻兜,李承發現,自己又沒錢了。

就在昨天,彙通金融公司的李寧叔來電話,江城李家準備下場,挾資哄抬新國證券交易市場,克勞白國際市場的十二隻股票。

李家籌集了多少資金,李叔沒透露,他隻是笑著讓李承趕緊上船。

李承聯係上馬蒂爾達,盡快將自己籌集的八百萬羨元資金到賬。這次李家非常給麵子,接受李承的全權委托服務,也隻收取利潤抽頭的百分之二十,而不是按年化率核算。

這意味著,李承能拿到屬於自己那份利潤的百分之八十,而彙通基金的年化率才多少?百分之五點三五,以年度計算。

當然,年化率核算更安全,不像這種股市炒作,風險係數高——有可能巨賠。

按照李寧叔的“退潮”計劃,資金使用期為三個月,資金返帳期也需要三個月——從股市退出需要逐步安全撤離,另外還有些手腳需要清掃——利潤需要從海外公司走一圈。

六個月,八百萬羨元,差不多占比李承現有資產含公司、店鋪、莊園、基金在內的總資產的四分之一強,如果賠了,他要傷筋動骨一陣子。

也正因為這八百萬資金的抽調,讓他一時間竟然拮據起來。

也正因為拮據,讓他對這次投資,變得忐忑起來。

萬一虧了怎麼辦?

盡管這次被李寧叔稱之為“退潮”的股市炒作計劃,最初發起者就是他本人,而且最開始他的目標是風險係數更高的新國海峽指數,李承依然難以平靜——這畢竟是他這輩子,第一次參與如此龐大資金的股市震蕩行動。

因此,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完成老師交付的“家庭作業”,李承隨身還帶著有關新國證券交易所的日交單期報。

新國證交所,成立於1973年,原本隻是區域性股市報價所,它的功能是翻板日經股指和江城股股指,為新國股民提供信息谘詢。當然,電話交易買賣,是一直存在的。

1990年,新證交所為國際性或地方性證券的上市交易,開設克勞白國際市場,讓新國股市快速噴發,到1996年,新證交所上市公司數達226家,總市值2559億新國元,一舉成為齊雲洲第三大(前兩位東陸京、江城)國際交易所。

新國證券交易所一直較為保守,交易所本身就是一個“共同證券公司”,實施會員製度。會員席位限於共同證券公司簽發的,有交易商許可證的證券公司。

外國證券公司不能成為成員,異國資本在證交所中的交易,隻能由同成員公司聯係的交易商或其代理處理。

這些措施看似保障,其實根本攔不住那些國際資本巨頭,譬如已經入場的老虎基金,亦或者正遊離場外伺機而動的彙通金融資本。

接下來的兩天,李承禮節性的陪同高田時雄吃了兩頓飯,兩人都很理智,沒再去聊《秋山圖》話題,李承也沒有過問高田最近兩天都忙些什麼。

北上探親申請許可已經下來,明天早晨,李承將陪同老爺子,開車前往雲州——樓江城高速已經開通,三個小時的行程,比坐火車更方便。

午餐結束,告知高田一聲,自己不能為他送行了。

高田時雄似乎想要說些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李承也沒有追問。

回到摩羅街店麵時,時至中午最熱時間段,店中一名客人都沒有。萬隆堂的張峻毅正在和吳衛忠聊天,他前幾天去天門進貨,今天才回來,不知找自己有什麼事?

李承笑著和他招呼一聲,“張哥,這次去天門,收獲不錯吧。”

“嗨,也就那樣。贗品更多,進貨價還比以前貴一成,我估摸著江城古董市場又一輪漲價要來了。”張峻毅很是感慨的發了句牢騷。

嗯?調價,還真有可能。國內物價一天比一天高,出貨價上調是必然。一環扣一環,國內發貨價格上漲一成,江城古董商就會上漲兩成甚至更多,然後消費者買單。

吳衛忠同樣感慨的點頭附和,“我們上一批貨,價格也上調不少。”

旋即問李承,“李少,我們的價簽,是不是也要調整一下?”

李承琢磨了片刻,吩咐道,“貼個公告,三天後漲價一成五,看看這幾天能不能清一批存貨。”

他也是被“沒錢”逼急了,想來個漲價促銷——總有些消費者喜歡在漲價之前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