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雲州鬼市(1 / 2)

回到中大西苑賓館,夜已深。走廊盡頭,饒恕站在窗戶邊抽煙,還沒休息。

“饒哥,老爺子休息了?”李承對他揮揮手。

饒恕嗯了一聲,看看李承和他身後的吳偉,問道,“你們出門了?難怪你房間沒人應答。”

“晚宴上遇見趙帆,和他聊點事情。”剛才出門並沒有和他們打招呼,李承含糊地回答道,旋即轉移話題,笑著問,“饒哥這次參加劍閣服裝展,收獲怎樣?”

“正想找你聊聊這事呢。”掐滅煙頭,饒恕走過來。

盡管李承對服裝公司從主動不過問,可對方經常會冒出一些卓有成效的建議,因此饒恕對李承的想法還是很在意的。

吳偉打開房門,三人走進來,李承坐在饒恕對麵,笑著調侃道,“國內市場,情況應該不錯吧?看你這麼忙,一個月都難得回江城一次的。”

對李承的調侃,他歉意的笑笑,“這不是有你在老爺子跟前麼?”

伊蓮娜(彭琳琳的碧水語名)服飾剛剛開始崛起,他們夫婦自然要緊盯,俠州家中自然會有所疏忽——就像今天老爺子的事。

“這次服裝展,總體來說,比預想中要好。”饒恕很快聊起正事。

他頓了頓,看著李承,“我準備放開伊蓮娜服飾的加盟,收品牌加盟費和首批進貨款,然後用這些資金,在劍閣附近再收購一家服裝加工廠。現在國內對江城資的歡迎程度,你都想象不到……你認為如何?”

李承琢磨了片刻,反問,“饒哥是想著快魚吃慢魚?”

“對!就是這意思!”饒恕一直沒找到很好的表述自己想法的語句,結果被李承一句話提煉,顯得有些興奮,揚揚手,“國內市場,你是不知道啊……打著俠州品牌,什麼都好賣!這次劍閣服裝展,我這邊至少接觸了五六十位想要加盟代理的服裝經銷售。”

李承啞然,我不知道國內市場?現在國內的服裝市場,正處於最後的野蠻生長期。

之前伊蓮娜服飾一直堅持自營開店,主要為品牌建立初期的品控。等店鋪管理經驗成熟,生產能力足夠,且銷售隊伍強大,未嚐不可放開加盟銷售。如果他真能占據渠道市場,伊蓮娜服飾,興許還真的能成為行業翹楚,服裝品牌的領頭羊。

饒恕的經營思路沒什麼問題。

想到這,李承點點頭,“饒哥,你自己做主吧。隻是……在收購服裝廠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下崗問題,讓我們陷入輿論爭議中。另外,可千萬別陷入國有資產流失的漩渦中,哪怕多付點資金,也別占曉便宜,產權不明或者灰色交易,容易遭清算。”

在他記憶中,即將到來的下崗大潮,讓很多企業失分。至於“國有資產流失”,現在看著占便宜,再過十多年,遭清算的多了去了。

伊蓮娜服飾頂著江城產的名義,可能會好一些,但如果做到行業前三前五的地位,照樣有人刨根——收購森達的江城百利,就是典型例子。

“你這也想得太遠了吧。”饒恕哈哈一笑,不以為意。

且行且看吧,李承不準備今晚就能說服對方,時間還長著呢。

……

淩晨三點,文昌路兩旁,燈影綽綽。

文昌路很長,攤位並不密集,李承、趙帆,還有吳偉三人來得比較早,人不算多。因為是夏天,許多攤主席地而坐,麵前鋪著一床破舊的被單,上麵零零散散擺放著自家貨品。

貨品的種類,五花八門。

李承幾人是從文昌南路過來的,第一家攤鋪,陳設的是電子表、計算機、半導體,還有電子日曆,電子鬧鍾等。因為是做電子產品,兩位年輕的攤主,用上柔和的電池台燈,比起其他攤主的氣死風燈要洋氣很多。

攤位前有幾人在選購,斷斷續續的聲音傳來,讓李承一愣。

呃,華強北已經開始發威了?

兩位年輕的攤主,說這些是他們自家公司產品,就在華強北。

華強北啊,絲國山寨聖地,號稱沒有仿製不出來的電子產品!

不過,這攤位顯然不是李承的選擇,三人從街道的東側開始逛,頂到頭再兜回來,天差不多就亮了。

果然是撿漏的好時節。

在東側第一家雜貨鋪子上,李承就看到一件如同木質琵琶一樣的小物件。

拿起來掂量一下,大拇指指腹推推木質板麵,板麵外觀沒雕刻花紋,沒上油漆,很幹燥。穩住琵琶盒的杆部,扇形推開,露出裏麵的東西。

燈光很暗,讓趙帆打著手電筒照照,裏麵套裝著一杆象牙的戥(音等)子。

戥子是秤的一種,主要用於稱一些貴重的黃金、白銀、珠寶、中草藥等精細物品。由秤、秤砣及秤盤組成,秤砣和秤盤均為黃銅所製;秤杆為老象牙所製,約一摣長。他撚撚這支微型象骨杆秤,手感光滑,在纖細的戥子杆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間隔有序的“星眼”。

這杆“象骨秤”不僅本身精致,連裝秤的盒子也一樣精致,盒子的木板挖有放秤杆、秤砣和秤盤的槽。用烏木琵琶盒裝“象骨秤”,就像小型電子秤一樣方便,商人可以放在兜裏,走南闖北收購貴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