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九條光實(1 / 2)

聽說手中灰撲撲的玩意,竟然有著幾千年曆史,何酋廣稀奇地翻過來顛過去的看,實在是看不出有什麼稀奇的?也不明白李承是怎麼判定它那麼老?

要知道,這方玉鏟,既沒有紋飾,更沒有銘文。

“玉質,還有古氣。”

李承的回答,前一個詞能明白,後一個詞,他全懵,“古氣?”

古氣,古董行經常會提及的詞彙,比較虛的一種說法,形容一件古董的外在氣韻。

何酋廣沒再往下追問,掂量著玉鏟,“這東西……很貴?”

“有一定價值,貴……算不上。”李承搖搖頭,笑道,“它最好的落戶地是博物館,能給何家帶來一定的美譽。”

李承的提醒,他很快明白過來,神色有點點失望,“哦,我明白了。捐給誰家呢?”

李承將手中的香煙揉碎,滿手的煙絲香味,扔進花園旁邊的一處廢物箱中,順著他的話題接了一句,“如果想要快速印證且價值最大化,捐給中原省博物館最合適。”

不等對方發問,他拍拍手,抖露煙絲,嬉笑一聲,“中原博物館有它的孿生兄弟,比它小。你捐贈給這家博物館,也算好事成雙。”

給何酋廣出這個主意,是擔心他瞎捐——捐贈和接受物品,也有雙向選擇的,博物館不是什麼都收的。

“嗨,捐什麼?就這麼一件東西捐贈,憑空抹了我何家的名聲。倘若捐贈,我怎麼也得往裏麵再搭點東西才拿得出手。”他自嘲一笑,“我現在新家剛起,正缺資金呢,有捐贈之心也沒有捐贈之力。這玉鏟,你給個價,一並帶走吧。”

呃,說得很明白,結果也挺好。

李承確實有心拿下這枚玉鏟,也是用來捐贈的。

他手中還有三枚晉代官印,準備十月份回國捐贈給劍閣皇宮——何酋廣的顧慮他也有。

那三枚皇宮遺失的官印,聽著很響亮,可一手就能握得住,同樣顯得分量不足。現在有這麼一方玉鏟,又是頂級文物,搭配著一道捐贈,也能拿得出手。

到底是年輕人,倆人都沒再價格上過多糾纏,李承往上加點,何酋廣主動降一些,很快談定價格,三百二十萬夕元,李承將他家中非花房內所有物品,全部運走。

何酋廣家中不開火有些時間,倆人帶著管家勤伯,在山下深水灣道找了家飯店,隨便吃了頓午餐。期間,李承分別給泰勒和吳衛忠去過電話。

泰勒已經和饒師兄妹再次核對過明天的迎賓細節,已經回酒店陪爺爺奶奶,聽說李承在外麵吃飯,叮囑兩句便掛斷電話。

等三人再度回到布力徑6號院時,吳衛忠帶領兩名員工,以及兩輛搬家公司的廂式貨車,以及幾名搬家工人,等在門口。

瞅個人少的機會,他往李承麵前湊湊,低聲笑問,“李少,又抄家了?”

李承若有若無的點點頭,嘴角遮掩不住得意的笑容。

是的,又抄了一家俠州望族的家!

這種抄家的感覺,真的很爽,就是費錢!

李承的手指,從六號院一直指向十號院,“等老爺子壽誕忙完,這幾家,都給我搬空!”

在何酋廣家中占這麼大便宜,李承自然不會放過何家祖宅的另外四家。

剛才午餐時,李承就拜托何酋廣,聯絡埃裏克,問問他那一房的東西要怎麼處理。何酋廣答應幫他聯絡。

七號院屬於何酋彪產業;八號院屬於何酋浩、苗春暉夫婦的產業,九號院屬於何美雲、塔裏克夫婦產業,他們三家都是埃裏克的兒女,而十號院則是屬於埃裏克夫婦本人。

如果有掌眼師傅,隻怕今天下午就能和何家另外幾支展開談判。現在,隻有自己一人,明天就要開始師傅的壽誕接待工作,更沒有時間處理這些事情。

吳衛忠對西洋藝術品的估價還可以,對絲國文物,火候嚴重不足。藺建明同樣隻是在門檻邊緣徘徊,尚需多積累,更需多上手。

李承拿著名冊,將自己最重視的幾件東西點出來,讓吳衛忠親手包裝,送到紅山半島別墅,剩餘的物品,全部拉到葵湧碼頭倉庫,慢慢分類處理。

另一個讓李承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出貨量偏小!

加上何家的家具,李承現有接近一百八十套件各色明清家具,雖然明知這些東西未來升值空間很大,可是……它太積壓資金!

剛才支付給何酋廣的現金支票,已經在使用信用額度!

也就是說,除了保障給趙帆買店鋪的幾十萬羨元,他已經沒有什麼賬戶現金!

現實,逼迫著他趕緊找出貨渠道,快速回籠部分資金!

辦理完交割手續,後續工作自己盯著也沒啥意義,李承找了塊毛巾,將那方玉鏟和端石硯材包上帶走,其它的全部交給吳衛忠處理。

與何酋廣、勤伯揮手作別,李承驅車回摩羅街,吳衛忠不在店中,自己得回去盯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