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泰昌合背(1 / 2)

晚上可以和西蒙聊聊,看他有沒有興趣。

聽崔太望和金泰和兩人說起,最近西蒙在閑城古典圈聲勢很旺啊。

李承自然不會承認自己“嫉妒”——這家夥的目光,挺準!

文化複興的前提,是經濟複興。閑城這幾年無疑是經濟發展頂峰,再提齊雲洲四小龍之首似乎都已經是小覷閑城了。

西蒙的閑城茶道館未來能否成功,無法確定,但西蒙的這一波“文化複興”的騷操作,絕對能讓他被閑城國民記住!

康津金家四五十年代搬遷北羨,對於金家在資本市場是有益的,但對於金家在閑城的傳統影響力是一次傷害……

“讓一讓!讓一下!”李承腳步一停,小巷前後都有些堵塞,立即有人喊起來。

想想青瓦台魔咒……

算了,琢磨這事幹嘛?

“尚武君,我們去展館那邊吧。”這種小巷,轉身都困難,別說購物了,李承隨意掃掃路邊各種攤位,招呼一聲還在往前走的李尚武,準備回程。

周典身體比較壯,在這狹仄的空間裏比較吃虧,為了讓人,他轉身時,腳往兩個攤位之間的縫隙中踩去,不經意踢在一隻小蛇皮袋上。

蛇皮袋晃了晃,慢慢傾倒在攤主的腳脖子上,內裏灑出一捧老銅錢。

周典連忙道歉,好在攤主不以為意,擺擺手示意沒事。

李承瞅了瞅這位攤主,二十出頭,手中拿著根油條正在嚼,再看看他的攤位,主賣瓷片、印章石,因為攤位小,銅板銅錢一直就沒機會擺出來。

攤主嘴中叼著油條,蹲身,雙手將散落的銅錢,直接撥弄到攤位一角,就在李承腳邊,看得很清楚,忍不住輕“咦”一聲。

這位年輕小夥子的銅錢,還真不錯!

“兄弟,往裏擠擠,我看看你這銅錢。”巷子窄,不好看貨,李承笑著對他擺手示意。

“你看!”那年輕人往牆壁方向靠靠,將攤位之間的縫隙讓出來,讓李承蹲下。

李承蹲下後,用手撥弄一下,這批銅錢應該是罐藏錢,不是土藏錢,而且剛開罐不久。

所謂土藏錢,就是墓葬中刨出來的或者直接掩埋在土中,這種錢幣往往土鏽非常嚴重,對銅錢損害也大。

罐藏錢則是藏在陶罐或者壇子中,口部密封,雖多有銅鏽,但銅錢品質要高很多,隻要稍稍處理,就是很不錯的藏品。

這批銅錢中,絕大多數為清代製錢,其中有不少小珍品。

李承的手像拈花一樣,快速從中挑選,不一會,這一小捧銅錢,被他挑走三分之二,大約二十枚。

其中,仿古式順治通寶光背黃銅兩枚;康熙通寶寶源局折十大錢一枚;康熙六十壽辰祝壽錢也就是俗稱的“羅漢錢”一枚;雍正通寶背滿漢文南(寶南局)黃銅六枚;乾隆通寶背滿漢文(滿文寶漢文桂/寶桂局)小平錢四枚;乾隆通寶背麵漢文“福厘”折十大錢三枚……

將這十多枚銅錢攤在手心,正準備問多少錢,忽然想到什麼,連忙又縮回手,再度在剩下的錢幣中扒拉,最晚的是鹹豐通寶。

因為罐藏,這批銅錢質量非常不錯,其中有不少小珍品,譬如難得一見的寶南局雍正通寶,康熙羅漢錢等等,在俠州古泉市場非常行銷的!

自己完全沒必要,也沒時間一枚枚挑選,如果價格合適,直接包圓吧。

打定主意後,李承將手中銅錢放在腳邊,指指蛇皮袋,抬頭問道,“我看看袋中的,可以麼?”

那年輕人吃飯早餐,抹抹嘴,又用腳踢踢這袋子銅錢,“隨便看。我一朋友早晨鏟地基挖出來的,大概兩三千枚,送來讓我代賣的。”

與李承猜想的差不離。

這小夥子應該不怎麼懂古泉,否則……這袋子銅錢,可比他攤位上的瓷片、印章坯值錢。

李承將蛇皮袋拖過來,看了眼,伸手從裏麵抄了一把,攤著看了看。

不錯,最上層的就有順治通寶光背小平錢一枚,鹹豐通寶當五十寶南局大錢一枚,都算小珍品,品相非常好!

將銅錢重新撒入蛇皮袋,這一次,李承從最下麵抄起,又抄出一捧。

這次,裏麵竟然夾雜有一枚黑褐色的銅錢!

李承拈出來瞅了眼,竟然是泰昌通寶。

泰昌通寶挺稀有的,它是後朝帝王為前朝父親補鑄的,以此顯示“孝意”!

萬曆皇帝去世後,明光宗朱常洛繼位,年號泰昌。

可惜這位朱常洛福薄,在位兩個月即去世,還沒來得及鑄錢。其子明熹宗朱由校繼位,於泰昌元年十二月頒令——天啟元年補鑄泰昌通寶一年,以示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