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魚已上鉤(1 / 2)

當紫郵四方聯出現在書本夾頁中時,王建華驚訝的嘴巴都合不攏。

“這是……這是紫郵?”

李承微笑點頭,有點榮辱不驚之勢。

“喔噢!實在是……”

王建華伸手想要去摸摸,但又覺得冒失,在空中劃了半個圈。生活在八十、九十年代的年輕人,基本上都經曆過“集郵熱”,王建華雖然對收藏沒啥興趣,但同樣也是一位集郵愛好者,當然明白這種珍郵的可貴。

李承笑笑,將書本遞給他,在郵票方麵,兒子比老子強——王躍進不玩郵票。

王建華留著哈喇子瞅了許久,被王躍進在後腦勺來一記後,才想起給長輩介紹,“這是五十年代的珍品郵,全國保有量很少的,四方聯更是沒出現過……”

話說最近幾年國內足球氛圍真是火爆,連帶著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許源杓(許老板),竟然也是一個鐵杆球迷,談起足球那是一套一套的,迷土炮宿茂臻迷得不要不要的。

午飯是許老板請的,他是這家酒樓的VIP中P,和前台說一聲後,賈元根給錢人家都不收。

午餐過程中,大家聊足球、聊普洱、聊收藏,自然也聊了幾句四年前的恩怨,李承算是大概明白一些。

四年前,泉城一位收藏名家王振友,想要籌資移民,清理所有藏品,對外“招標”。許源杓得知消息後,聯絡王躍進等人,一起“圍標”,想要壓價拿下王振友的貨。

貨是拿下了,隻是在貨品分配上出了些岔子。

圍標嘛,自然不隻王躍進一人,許源杓還邀請兩位朋友,一位聊城藏家,一位琴島藏家。

王振友的收藏品中,以書籍居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傅樂煥(曆史學家、傅斯年的侄子、1966年去世)當年的舊藏,王躍進就是看中這些藏品才參與圍標。

很不湊巧,那位參與打圍子的聊城藏家,是傅斯年家族後裔,所以在物品分配時,他同樣提出要傅樂煥的藏書。

最終選擇,許源杓更偏向於將這部分藏品分配傅斯年家族後人,王躍進最終兩手空空。

由於參與圍標四方人馬,都是許源杓組織的,相互之間並不熟悉。王躍進認為許源杓騙自己——在圍標之前,他就已經和許源杓談好,自己要這部分藏品,當時許源杓也同意了。

一怒之下,兩人割袍斷義。

今天在順源莊前,許源杓當著許多人的麵,尤其是新收弟子賈全的麵,為當年的事情賠禮道歉,讓王躍進很有麵子,再加上事情過去多年,王躍進很快就選擇原諒對方。

李承啞然失笑,這……還真是王師的風格,愛麵子,脾氣急,很“小氣”,但不記長仇,也不是心機很重的人。

大家哈哈一笑,氣氛似乎很融洽,李承卻對許源杓有些警惕。

此人心機相當深,又能放得下麵子,不簡單——當年許源杓組織打圍子,一定知道聊城藏家的需求,但卻沒告訴王躍進,無論怎麼解釋,坑埋王躍進那是百分百的。

吃過午飯,王建華神神道道的拉住李承。

“李先生,你的……四方聯,準備出手麼?”

“怎麼?你想留下?”李承笑嘻嘻問道。

王建華連連擺手,“我哪有那錢?是我們泉城集郵協會的一位老郵蟲子,他肯定喜歡。”

出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郵幣市場,九十年代絕對是個高峰,此後二十年雖然有所上漲,但起起落落的,漲幅並不大。舉個例子,藍郵在過去兩年的市場拍賣價,維持在六十萬到八十萬之間,市場價在四十萬左右,二十年後,郵票目錄中的標價也就一百萬左右,市場流通價在六十到七十萬之間。

又如同紫郵,現在的市場流通價,單枚在一萬二到一萬五之間,二十年後郵票目錄也不過兩萬三。二十年,漲幅不足一番,可以說不值得投資的。

所以,李承很快對他點點頭,“好啊,你幫我聯係。我下午在酒店,要處理一點私事,可以讓買家到酒店找我。”

“誒,好嘞!”王建華為什麼興高采烈,李承不太懂,不過,他很快就懂了。

走出望鄉樓,許源杓再度邀請大家去他家喝茶,李承和王躍進都婉言謝絕。

王躍進拉著賈全的手,叮囑賈元根,為不耽誤孩子學習,每天傍晚和周六日,將孩子送到閱古齋,他會傳授孩子一些基礎知識。

這會人都簡單,王躍進沒想著什麼拜師儀式,賈元根根本就想不到這點。李承記得賈鄭廷第一次去王師那學習,賈元根拎著幾斤豬肉兩瓶酒就搞定。

鑒於今天拜師宴未能請成,賈元根又鄭重邀請大家參加明天晚上他組織的宴席。

坐車回返途中,王躍進一副不加掩飾的欲言又止似乎在啟示李承趕緊問一句王老師你有什麼話要說接著就能暢所欲言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