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套漆小碗(1 / 2)

唯一的真品被挑走,偏偏發作不得,店老板隻得接過對方遞過來的百元紙鈔,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念頭直轉,又笑著說道,“哥們好眼力……一看就是不缺錢的主。”

他故作神秘的欠身對李承說道,“哥們要買法器?我知道一個地,不少好東西,放在車上避煞,效果更好,哥們有興趣沒?”

就等這句,不過李承卻一副懷疑的姿態,“更好的東西?怎麼不擺出來?”

“不是我家的。”店老板擺擺手,“有興趣麼?有興趣我帶兩位去看看。”

李承朝周典擺擺手,“阿典,告訴阿偉一聲,等我們一會兒。”

周典轉身,頭探出門。

“你們……還有同伴?人太多不合適。”那攤主一愣。

“嗯。那阿典,你和阿偉商量一下,讓他在車裏等等。”

李承將周典支出去,兩人商量一下稍後萬一鬧糾葛,該怎麼對付。

和店老板嘮嗑兩句,這位四十不到的店老板,名叫塗嘉,祖輩就是運河邊的貨郎,改開之後,他父親又重操舊業,進入九十年代,商店普及後才卸下擔子,開辦這家小商鋪。

這話應該不假。

很快,周典再度回來,隻是他套了一件皮夾克,十一月的金州挺冷了,穿外套不怎麼引人注意,李承卻知道,他腋下一定藏有武器。

“走吧!”李承對塗嘉揮揮手。

“稍等啊。”塗嘉走出櫃台,伸手將門板裝上。

封前門?這麼說走後院?李承看了眼周典,周典對他點點頭,示意吳偉已經在外麵觀察地形。

跟著塗嘉出後門,才發現後院別有洞天。

這裏所有房屋全是那種老式平房,每家都帶有院子,院牆人高,開有木門,彼此相通,他帶著李承兩人穿牆過院,連著鑽了好幾道小巷,李承都有些懷疑吳偉究竟能不能跟上來。

這就是明清兩代的平原有名的“結社四合院”。

電影裏展示的白洋澱院院相連,人能從一家屋頂走上另一家屋頂並堵住煙囪的民居,就是結社四合院。

沿途碰見幾個人,塗嘉都點頭招呼,相互問候都很樸實,怎麼看這都是一座非常平凡的村落。

可李承偏偏越看越心驚——這些碰麵之人,竟然沒有一位,詢問塗嘉“你身邊的兩位是親戚?”之類的話語。這說明什麼?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們都很清楚塗嘉帶來的人為什麼而來!

這也意味著,這座黑市,莫家村全村人都有份,或者說,全村人都在庇護這座灰色交易市場!

為什麼賈鄭廷的記憶中,竟然沒有這座黑市的任何信息?

七拐八繞,最終留在一座廣亮大門前,上麵懸掛著匾額“莫氏宗祠”。

塗嘉對趴在窗戶上對著門房嘀嘀咕咕說了幾句,門房裏探出一個腦袋,朝李承這麼看兩眼,然後揮揮手,示意幾人進去。

這座宗祠同樣有些破舊,但格局很不錯,一道照壁將院子與前門隔開,兩側廂房有人進出,正麵門廳同樣有人,還不少。

照壁轉角,塗嘉伸手拉著李承站定,盯著他的眼睛說道,“李老弟,還有周老弟,您二位今兒趕著了。我們莫家村今天趕小集,家家戶戶都拿出好東西來賣。”

趕小集?李承沒聽過,可從字麵上也能猜到一二。

李承點點頭問道,“是有什麼規矩?”

“聰明!”塗嘉伸出大拇指,笑著誇道,手指很快變成“二”的手勢在李承麵前晃晃,“兩條。第一,進門必須買貨,價值高低無所謂,但必須亮貨出門。”

“那我要沒看上眼的呢?”李承斜著腦袋,反問一句。

“也必須要買一件,一枚銅錢,一本小人書,一串手串,都行。”他盯著李承,“如果李老弟覺得為難,我們現在還可以原路返回,不犯禁的。再往前走,就不行了。”

李承擺擺手,帶點紈絝味道,“一件物品,小意思的。你說第二條吧。”

“就知道李老弟不差錢!”塗嘉再度笑著奉承。

“第二條就是……我們村以前有不少是幹貨郎的,每家或多或少都藏著點好東西,不想宣傳得到處都是,所以……還請兩位多擔待,買完東西出門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莫要對外宣揚。”

李承指指門廳進出的人,“我可以不說,可是這些人保不齊……”

塗嘉嗬嗬一笑,朝那邊指指,“這些人啊,都是我們村的老客戶,兩相得利的事,他們肯定不會說的。今天邀請您二位,實在是和二位投緣,否則我們村規矩,是不邀請陌生人參加的。”

“這樣啊……”李承伸手在他肩膀上拍拍,嬉笑道,“那就多謝你看得起。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不過,我下次想要再來……趕小集每天都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