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痕都斯坦(1 / 2)

有學識、睿智的男人,總是迷人的,秦月摟著他的胳膊,越來越緊就是證明。

王蓉落後一步,眉頭緊皺,麵前的男人學識雖然不錯,但渣是一定的,自己那天一定是昏頭了,不過,為什麼看著秦月巧笑嫣然的模樣,心底為什麼不舒服?

“嗨,阿月,我們的計劃還要不要開始?”忍不了,王蓉站住腳步,朝前麵喊道。

“啊?”被打攪的秦月,這會發現自己正挽著男人的手臂呢,慌忙鬆開,撩撩劉海,往王蓉這邊小跑一步,順手挽起她的胳膊,又推了一把,“走走,這就走。”

倆人還有計劃?李承笑著搖搖頭,什麼計劃,他沒問。

再度恢複為兩隊,李承帶著吳偉走一邊,兩女走另一邊。

下午逛古董市場,完全是一個錯誤選擇,好東西在清晨開市的時候就被挑走,剩下的那些,要麼是鎮攤的,價格很高,買下來性價比不高,不劃算,要麼是埋坑的。

埋坑的?可能有人不理解,其實經常逛古董市場的都明白,真品埋坑,有時候更坑人。

正如李承剛才經過的攤位,一位四十歲的女攤主,坐在那打毛線衣服,麵前攤位貨品中,就擺放著一隻粉彩鴛鴦杯,嘉慶朝的東西,很不錯。

李承卻連問都沒問,為什麼?

鴛鴦杯,聽名字就知道,至少是一對,她麵前隻放著一隻,明顯是用來釣魚的。

這隻粉彩杯,也許一兩萬就能入手,市場價不算貴,可是,買完之後,她從包裹裏再掏出一隻,要價三五萬,你買還是不買?

很多古董藏家為了配對,最後忍氣吞聲,買了。

這是最簡單的釣魚方式,舉個例子而已。

更惡劣的是攤主利用第二個杯子設套,譬如,告訴你杯子在哪兒發現的,自己當時沒錢,隻收了一隻,還有一隻在鄉下誰誰誰的家中,甚至好心的把地址都給你。

得知這條消息,你去還是不去?

不去,心中遺憾,估計能念叨一輩子。

去了,你就掉坑,到了鄉下,有無數種方法折騰你這生客。

所以,像這種明顯帶有“魚餌”性質的物品,李承一般都不會理睬,不擁有就不沾是非。

這就是經驗。

逛了半個小時,李承隻入手一件東西——痕都斯坦玉白玉壺,算不上撿漏,花費八萬塊。

報國寺市場毗鄰牛街,因而有不少異域風情的古董古玩,這件痕都斯坦白玉壺,就是如此。

度娘上對痕都斯坦的介紹是這樣的:痕都斯坦是指建立於1526—1858年的莫臥兒帝國。

其實這裏是有問題的。

任何一項技藝,都是有源起、發展、高峰,同樣也會留下相應的曆史印記。

可是,從今天的考古來看,就沒有發掘出非常有價值的玉器製品存留,也沒有大規模玉器文化的存留,更沒有找到所謂的製玉技藝的明晰傳承。

(特別說明,並非一點都沒有,而是不足以產生讓乾隆為之傾倒的玉器技藝)

細品,嗬嗬,有意思吧。

那麼,我們還能一口認定,痕都斯坦玉是來自莫臥兒帝國?

這一問題,李承準備拿出來寫一篇論文。

在他看來,痕都斯坦玉,也許並非出自莫臥兒帝國,有非常大的可能,出自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清朝翻譯為鄂圖曼帝國)東部。

最合理的推論莫過於:唐代滅掉東突厥後,西突厥即輾轉到土耳其立國,帶走部分玉器文化及製玉工藝,而元代成吉思汗建立的大帝國,亦將中原文化傳至交界處,及至乾隆皇帝用兵西域,得到了融合世界各國元素的伊斯蘭玉器,其工藝技法又回傳至絲國。

當然,如果用泛概念來描述,可能更合適——出自中西齊雲洲地區的帶有強烈伊斯蘭風情的玉器,就是今天的痕都斯坦玉器。與莫臥兒帝國的關係,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