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意外業務(1 / 3)

有些人不太明白,既然要在北羨上市為啥還要準備資金?

像《大腕》中說,用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來上市,賺北羨股民的錢……

隻能說,胡說八道!

單說首次公開募股,也就是1P0,一般包括律師費用,保薦人費用、中介費用、公開發行說明書費用以及承銷商的傭金。

簡單核算,在北羨1P0費用一般為100-150萬羨元,同時還要支付8%-12%的籌資傭金——這才是大頭,籌資一個億,直接被中介公司拿走一千多萬。

所以,為啥托尼斯三人一直熱衷將基金改為證券公司——穩賺不賠的生意啊!

別急,還沒完,這隻是支付成本,還有路演成本呢?關係成本呢?宣傳成本呢?

這筆費用x2,良心價,或者x3,市場價。

這筆錢,中介公司不可能替上市公司出的,都需要他們自籌資金。

現在明白,大恒橡膠亦或者驟變科技等上市公司,為啥要籌資?

驟變科技公司,範季融在八十年中後期成立,最早從事的是路由器研究,與思科公司差不多路數,可惜沒有思科公司的運氣,公司經營一直處於投入狀態。1992年,範季融從俠州回美,也有挽救公司的意思在其中,他改變思路,進行無線路由器的研發。

他的眼光,絕對很準,隻是,無線路由器的市場推廣工作,遇到相當大的阻礙——來自北羨多家電信公司的壓製,撥號上網給電信公司帶來巨額的話費市場,豈能放棄?

驟變科技的力量太弱小,這種阻礙,一直到1999年思科公司與北羨四大電信巨頭達成分賬協議,才被打破,無線路由器,才得以走入千家萬戶。

隻是,那時的北羨無線路由器市場,已經被強大的思科公司占據,驟變這家小公司,又能分到多少湯湯水水?

所以,驟變科技這兩年的資金壓力一直很大,盡管已經接受了兩輪融資,可範胡兩家及其它投資方,都亟需公司上市——趁著北羨科技股和網絡股的牛市,籌集資金,將公司做大。

驟變科技的上市,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並且還有意向合作對象。

但是,誰又嫌棄“備胎”多呢?

所以,胡盈瑩聽到李承也有一家證券公司,而且在經營包裝公司上市業務,她一個勁地給範季融使眼色。

範季融雖然覺得這麼做有點“落入下乘”——不給別人業務單子卻要別人做備胎,可妻子的想法也其實沒有錯——多一個選擇對象,多一家報價,如果對方所投資的公司,真的很有實力,而且給出的服務和價格都很合適,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驟變科技上市,其實從1996年年底就在醞釀,當時,胡立新介紹了一家中介機構——裏昂證券公司。

裏昂證券公司的總部在俠州,1986年成立,背後的大老板是法國的裏昂集團,1992年,裏昂集團又在華爾街成立北羨裏昂證券公司,為亞太的科技和網絡企業,運作北羨上市。

雙方已經談過幾輪,如果不是李承突然介入,他們最晚將在四月底五月初簽訂合作。

曆史上,驟變科技就是和裏昂證券簽訂的上市包裝服務協議。

結果很不幸,這家證券公司遭到北羨幾大承銷商的抵製,原因嘛,涉及法美關係引發的資本博弈,也算無妄之災。可是給驟變科技帶來的影響,絕對巨大——錯過至少兩年的股市旺季!

範季融最終還是決定和李承說說驟變科技上市的事情,籠著手,笑嗬嗬道,“阿承,上午沒事的話,陪老頭子我多聊聊,中午在我這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