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五彩蓋罐(1 / 2)

泰勒今天的衣著很素。

一襲天青色連體長裙,指寬的白帶子紮在腰間,烏黑的直發被一根絲帶束縛住上層秀發,讓長發服帖地垂在身後。一雙兩寸五的白色搭扣皮鞋,配著青色的羅襪。

首飾也很簡單,隻有鎖骨下方,那枚李承送給她的火瑪瑙項鏈。

怎麼看都有股二三十年代江南閨秀的味兒。

記憶中的感覺,頓時驚豔了範季融夫婦,也讓見慣她美麗的李承眼前一亮。

胡盈瑩脫口而出,“阿承,好福氣!”

範季融不約而同地點點頭,還笑著說道,“想當年,你胡姨在聖瑪利亞學堂上女中,我受父親之命去接她時,也給我這樣的驚豔!”

“怎麼?現在就變成……想當年了?”胡盈瑩斜睨了丈夫一眼。

範季融連忙雙手合十,“哦不不不,口誤!我隻是對當時的記憶,太深刻!”

這對年逾六十的夫婦,感情好得令人羨慕。

“泰勒,來見見範伯和胡姨!”李承將被誇得有些羞澀的泰勒,引薦給兩人,“範伯,胡姨,這是我未婚妻,金太姬,您二位叫她英文名泰勒就行。”

“範伯好,胡姨好。”泰勒拎著裙邊,微微蹲了蹲身。

“韓城姑娘?”泰勒有點顯怪異的漢語腔調,還有她的名字,讓胡盈瑩有些詫異——海外傳統華人世家,骨子裏還是看不起韓城、南越甚至和國人!

範季融馬上補道,“韓城姑娘好啊,溫柔端莊,還懂得疼人,會照顧家。”

“誰說韓城姑娘不好了?要你畫蛇添足?”胡盈瑩反應過來,白了丈夫一眼,轉身伸手拉住泰勒的手掌,笑道,“哎喲,我隻是覺得,這姑娘有股子我江南大家閨秀的風範,太出乎意料了。”

兩人對著泰勒,那一頓誇啊,李承臉上很有光彩!

金惠娜又送上泰勒的手信——艾爾瑪湖莊園特產西洋參,用漂亮的木匣子封裝好。這次李承回北市,特意帶上一批,準備試試俠州、彎彎甚至國內市場。

又是一頓寒暄,四人重回客廳後,胡盈瑩拉著泰勒進房間,不知兩人幹什麼去了,李承倒是有了間隙,終於可以聊到今天來胡家的正事。

“範伯,小侄一直仰慕胡老先生創設敏求精舍的壯舉,又湊巧比附前輩,與胡老一樣,喜歡瓷器。能不能……”李承搓著手笑笑,“能不能讓晚輩長長見識?”

這意思就很明確了,參觀胡家藏品室!

李承回俠州時,範季融已經離俠州,隨後幾年也基本上每年回去一次,可都是匆匆來往會會老友,哪會注意到一個小年輕的崛起?

另外,別看他和饒老都在中大任職,可兩人一工科,一文史,根本不搭邊,而且饒老很少摻和教學之外的事情,因而,他和饒老其實關係也沒那麼近乎,充其量慕其名見過麵。

所以,範季融對李承是真不了解。

當李承提出參觀收藏室的要求,還提到他喜歡瓷器,範季融一怔,馬上笑道,“看來阿承跟著你師傅沒少學啊,瓷器鑒定可是一門大學問。”

“跟我走,我帶你去樓上暫得樓,我嶽父來美之後重建的收藏室!”說著,他領先一步上玄關,又扭頭對一樓房間喊了一句,“達令,我帶阿上暫得樓,有事叫我。”

這對老夫妻,真是……

別墅二樓東側的房門框上,懸掛著一塊頗有些歲月留痕的匾額,行書“暫得樓”。

“暫得”一詞則出自王羲之《蘭亭集序》“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於文物麵前任何人都是過客,即使是大咖級藏家,也隻是暫時的“代為保管”。

這種精神,倒是很超脫,與李承對待古董的態度,基本一致。

見李承注視匾額,範季融介紹道,“這可是我嶽父生前的寶貝,是你胡姨的祖父留下來的。”

那就是胡筆江留下的匾額,祖傳三代,稱得上收藏世家。

“忠孝仁和承祖訓,詩書禮樂傳家風!”李承拱手讚了一句。

這句話說得範季融眉開眼笑。

“謝謝阿承誇獎!我嶽丈在世的話,肯定喜歡!”說著,他推開房門。

房間中原本就亮著一盞冷光燈,再加上窗戶投過來的光線,室內亮堂堂一片。

應該是兩間房打通的,麵積有小一百平,中間兩排桁架,桁架後麵空間看不見,但就目前這間房,四周全是木質多寶閣,上麵放置著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陶器,偶有幾件青銅小件。

範季融先一步進房間,手臂展開指指四周,“我嶽丈生前最喜瓷器,其次陶器。至於那幾件青銅器,是我前些年跟馬承源老馬身後瞎捉摸的。”

喲,又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收藏圈真的很小啊。

“您好和馬老很熟?”李承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