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民生契機(1 / 2)

李承雙手覆麵,使勁搓搓!

怎麼不知道?國內第一家民營銀行,誕生於所謂的中式財團聚落“泰山會”,又有內部的希望係、東方係和泛海係之爭。

作為國內銀行業中的一朵奇葩式的存在,李承又怎能不知道?

隻是,最近一段時間,他過於關注亞洲金融風暴和北羨金融大合並,疏忽了九十年代最後五年同樣是國內金融產業的大變局!

剛剛下飛機,依舊疲倦,不過,這件事很重要,李承呷了一口濃茶,讓自己清醒些,這才說道,“民生銀行,國內首家民資銀行,去年成立的,這些我都知道。不過,他們怎麼忽然想起二輪擴股?究竟怎麼回事,饒哥你說說,詳細點。”

賈鄭廷沒有進入過泰山會,對民生銀行最初發展階段的了解,多數來自於網絡,很多細節並不知曉,更不用說民生銀行兩千年港股上市之前的隱秘事。

饒恕則不同,最近三年他旅居國內,潛心發展實業,創造無數就業機會和數額頗大的稅收,儼然一副一心為國的愛國俠州商人。因此,1995年,紅色資本家、工商聯主席經書平先生主導組建國內第一家“民有、國營、黨管”的銀行時,曾經有人聯係過他,希望他能出資成為股東之一。

這家後來注冊於1996年2月7日的銀行,就是民生。

可當時,伊蓮娜服飾起步不久,沒有後來那麼有錢,而且他對國內的“民營金融體”的未來發展,頗為忐忑,也就是說,他當時的信心不足。也因此,他錯過成為民生銀行第一批59名原始股東的絕好機會。

這也不怪饒恕“目光短淺”,民生銀行創立初期,可謂舉步維艱。原計劃籌資伍拾億股,每股一元,資本量為伍拾億華幣,可最終隻實現了不到十四億的資本量,股東成員59位,其中僅有4位為俠州商人。這一數據除了表明當時企業家沒錢之外,更多的還是表明許多企業家不看好!

大家為什麼不看好?

政策認知障礙隻是表麵,其實看看第一屆民生銀行領導班子成員就明白:

零股份的工商聯拿走了百分之三十的表決權,占據絕對地位,工商聯主席經書平擔任董事長;

原中人行副行長、證監會副主席的身份籌備民生銀行的童贈銀,任民生銀行第一任行長;

副行長有四位:魏盛宏來自中人行;董文標為原海通證券第一任董事長;謝秋涵來自全國工商聯;周少華來自國家體改委。

這就是一套完整的國營銀行班底,至於股東會的出資股東,隻能在圈外觀望。

那麼,現在饒恕為什麼又要加入呢?

經過三年的國內創業、發展,並將伊蓮娜服飾發展成為國內前三的服飾品牌,饒恕對國內政策越吃越透,對國內市場的信心越來越足,而民生銀行經過一年半的粗獷發展,進入八個省份三十多個城市,規模相當不錯,並沒有出現翻船跡象。

這些,都讓饒恕對當初的決策,深為懊悔。

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家銀行說三個字……如果非要給這個承諾加上期限的話,我希望是……

這大概就是饒恕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內心寫照。

事實上,因為懊悔,這件事他一直羞於啟齒,李承並不知道饒恕曾經和民生銀行如此近距離。

現在,機會再度降臨,饒恕自然不希望再度錯過!

那麼,現在又有什麼樣的機會讓饒恕可以再度介入民生銀行呢?

根子出在哈爾濱亞麻廠身上。

哈爾濱亞麻廠是國內最大的麻紡企業,改開之後,這家工廠發展的非常興旺,出口創彙巨型企業,幾乎壟斷了津門、京城、滬海等地的麻紡原料供應,他們還在浦東開設了亞洲最大的棉麻仿製品原料供應批發市場,盛極一時!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96年。

誰也想不到,偌大的企業,說倒就倒(曆史真實時間為98年)。內部原因沒人清楚,連饒恕都說不明白。嚴重的虧損,讓企業領導層打算將企業持有的九千萬股民生銀行股份賣掉。

伊蓮娜服飾作為國內服裝產業的龍頭之一,與哈爾濱亞麻廠業務交往頗多,得知這一消息後,饒恕馬上與對方聯絡,想要全盤接手這些股份。

一個想賣,一個願買。

僅僅在李承前往北羨一個多月的時間中,饒恕帶領團隊,與對方談成有關民生銀行股份轉讓的買賣。單股三塊,一共二點七億元,加上交易稅,饒恕需要籌措三個億左右的款項。

沒錯,短短一年半時間,價值翻了三倍。

這樁交易,真實曆史上發生在新希望集團與哈爾濱亞麻廠之間,時間為1998年年底,但現在,被饒恕截胡。現在嘛,民生銀行新希望係能不能成型,都還兩說。